上海理工大学“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

索取号:0201000-2010-0001发布时间:2010-09-03浏览次数:862

 

前 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和任务,对高等院校的事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为加快上海理工大学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进程,学校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上海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上海理工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结合新形势和学校实际,特修订《上海理工大学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第一部分  “十五”发展回顾

 

一、“十五”期间学校改革与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任务,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人才培养体系日臻完善。“十五”期间,遵循稳步发展本科教育,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的方针,人才培养的层次结构渐趋合理。2005年本专科生规模为14578人,比2000年增长37.8%;研究生规模为2207人(含博士研究生200人),同比增长156%,其中博士生规模增长107%(“十五”期间全校本专科生、研究生规模见图1、图2)。

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本科教育教学方面,组织实施了分层次教学改革;建立并实施了本科学生重选专业制度;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科学设计、全面修订培养方案;不断加快学校国际化办学进程,积极发展与探索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与相应的教学管理机制。机械制造和电气工程二个合作办学专业通过德国工程学科专业认证机构的认证,成为亚洲首个具有德国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制定一系列具体措施,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和质量保证体系。2004年12月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取得了优秀成绩。 在研究生教育教学方面,大力改革研究生培养和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导师遴选制度,保证了研究生培养质量。

(二)学科与专业建设获得长足发展

“十五”期间,学校各项工作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不断整合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基本形成了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光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一批重点学科,形成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学科结构体系。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系统分析与集成”学科分别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共增设了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和3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学科门类扩大到六大门类;获得工商管理硕士(MBA)和8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领域的授予权;本科专业由28个增至50个,专业布局基本符合以工为主,理、经、管、文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十五”期末本科专业和研究生学科专业分布情况见图3、图4)。

(三)科学研究开创新局面,科技产业继续稳步发展
    学校科学研究工作在“十五”期间保持了蓬勃的发展势头,科学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得到稳步提高,服务社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十五”期间,我校共承担包括“973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44项,科研总经费持续稳步增长,由2000年的3464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11000万元,增长3倍多;学校获得省(市)部级科研重大奖励13项;公开出版著作360部、发表论文6063篇(其中SCI、EI、ISTP、SSCI、A&HCI五大国际检索收录论文448篇);申请专利259项,授权专利150项。
“十五”期间,校办产业继续依托学校科技优势,不断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奋力开发新市场。近年来共有十多个项目荣获国家、省(市)部级新产品奖或科技进步奖;学校附属二厂研制的铁轨路况测试仪填补了国内空白。

(四)师资力量进一步增强,队伍结构明显改善 
      “十五”期间,学校充分发挥上海集聚人才的地域优势,通过明确人才建设目标,创新人才工作机制,集中有限资源,创造工作条件,实施人才工程,努力营造尊重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良好环境。采取有效措施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使学校师资队伍在数量上基本满足办学规模的要求,结构上更趋合理和优化。 教师队伍稳步壮大。学校专任教师由862人增加到1055人,增长22.4%,基本解决了长期以来专任教师不足的矛盾。 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人数结构趋于合理。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数从69人,增加到142人,增长106%,副高从216人增加到261人,增长21%教师学历结构不断优化。具有博士学位教师从91人增加到168人,已占教师总数14.25%,比“十五”初期10.6%增加近5个百分点。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达60%以上。教师的学缘结构更趋合理。通过从国内外重点高校引进人才、培养现有人才,使得具有校外(包括国外)学习、工作、进修经历的教师已占教师总数80%

(五)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办学条件逐步改善
   “十五”期间,学校办学空间进一步扩大,学校占地面积净增220亩;“十五”以来,学校不断加大对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的投入,已经完成和在建项目总建筑面积达14万平方米(军工路、复兴路校区),总投资29561万元。这些项目包括新增教学、实验、实习用房、学生公寓、学生食堂等,使学校办学条件逐步得到改善。

学校固定资产总额2005年为6亿元,固定资产年均增加9300万元。作为上海市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学校发展得到地方财政的大力支持,“十五”期间学校教育经费拨款年均增长13.9%

“十五”期间,学校大力开展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共投入4055万元,完成工程实训中心、经济管理实验中心等六个实验中心和多项实验室设备建设项目,生均实验设备值近万元;完成了拥有三层楼面共计6800 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建设;加强了图书馆、校园信息网络等公共服务平台基础设施建设,学校图书馆在馆舍面积、藏书结构和数量、数字化建设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

(六)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学校全面贯彻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举办党支部书记学习班,加强对党支部负责人的选拔培训,通过制定学校《党总支工作条例》和《党支部工作条例》制度,规范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重视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发展工作,注重在青年教师和学生中发展党员,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干部的选拔、任用、培养和考核制度;积极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形成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

建立大学生德育教育网站,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外延融合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以及学校管理的整个系统中。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育良好的校风、学风和教风。深入开展诚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职业规划教育,不断丰富和拓展文化体育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帮困助学、志愿服务等活动形式,校园文化富有特色。“十五”期间,学校每年都开展“同学心目中的好老师”评选活动,创造了尊师重教、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我校先后被评为“上海市青年志愿者服务先进集体”、“上海市青年志愿者服务优秀集体”,青年志愿者工作涉及西部志愿服务、对外服务活动、市级大型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及共建活动等众多的活动。

“十五”期间学校一直保持“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

 

二、“十五”期间学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与不足

要实现学校发展的战略目标,我校目前还存在很多困难和不足,主要体现在:

——学科层次不高、发展不均衡。具有明显优势的学科不够多,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国家级工程研究基地还没实现零的突破,省(市)部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博士学位授权点偏少。文理学科相对薄弱,学科覆盖面不够宽,学科群的综合优势尚未体现,学科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和优化。

——办学资源明显不足。学校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扩大办学空间,完成新校区建设规划尚需大量的资金投入。随着学校工作重心向“上水平,走内涵发展之路”转移,办学经费紧张的局面还将持续。学校急需拓展办学经费的渠道和来源,进一步整合和优化办学资源配置,提升办学效益。

——学校专业技术人才的社会竞争力亟待进一步增强。学校缺乏科技领军人才及学科专业梯队中的优秀学科带头人;承担重大科技项目的能力薄弱,科研整体实力不强;高层次、高水平科研成果较少;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服务的能力及多方争取办学资源的能力均有待进一步提高。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办学模式与机制尚未健全,需要在科技创新方面寻找新的突破口。

 

第二部分   “十一五”期间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方针与目标

 

“十一五”期间,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发展自主创新的先进制造业,上海市“十一五”规划也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些战略的实施既对先进制造业研发和人才培养提出了十分紧迫的任务,也为学校今后发展的带来了难得的机遇。长期以来,学校积极依托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光学工程等优势学科,致力于构筑先进制造业科技研发和高端人才培养高地。在保持机械工程等传统制造业品牌学科基础上,针对电子信息、新型环保装备、智能化测量和自动控制设备、生物医药等产业最新发展领域,发展了虚拟制造技术、低温技术及低温生物医学技术、光通信及集成光电子技术等最新研究方向,主动适应国家和地区先进制造业优先发展战略的需要。 
    我校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上海市,区域优势十分明显。上海市围绕“四个率先”、“四个中心”的建设目标,注重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提出到2010年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上海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与任务,特别指出了“十一五”期间要完成上海理工大学校区建设。学校应充分利用地区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有利条件,积极参与到区域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去,谋取更多的发展机会。

我校是国内最早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高校之一,二十年来中外合作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与国际接轨的日渐成熟的中外合作教育模式和一整套融合世界先进高等教育理念并具本土化教育优势的人才培养模式。当前,人民群众对现代化、多样化国际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使较早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的上海理工大学具有了一定的发展优势。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内涵发展之路,坚持“立足上海,面向世界,育人为本,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学科建设为龙头、科学研究为支撑、师资队伍为保障,围绕学校的发展目标,坚持并发展特色,加快综合性、研究型建设,推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学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实现新跨越。

二、总体目标

在“十一五”发展中,学校要加强内涵建设,着力提高学科核心竞争力,实现办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努力把上海理工大学办成学科专业特色鲜明,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手段先进,教学质量优秀,办学效益显著,校园环境优美,以工学为主,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有特色、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三、发展方针

——坚持“观念兴校,学术兴校,管理兴校”的发展理念,紧密结合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和长三角地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的方针,以社会经济需求为导向,培养高素质人才;以工程应用管理为特色,建设高水平大学;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和“人才强校”的人才发展战略,按照“德育优先、团队建设导向、培养与引进并重”的工作思路,通过建立优惠加激励的引进人才政策、岗位绩效收入分配制度,营造“鼓励、支持人才干成事业”的教职工可持续发展环境。
    —— 按照“扶需、扶特、扶强”原则,坚持“重点学科大力发展,新兴学科优先发展,传统学科择优发展”的学科发展战略,根据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要求,调整学科结构,整合学科优势,切实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科研总量和水平。
    ——坚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发扬“海纳百川,求实创新”的办学传统,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育结构,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工程型、应用型、管理型高素质人才,适应知识经济和学习型社会的发展需求。

四、建设目标

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把上海理工大学建设成为高水平的上海市重点高校,为学校进入“211”建设学校行列奠定基础。

(一)办学规模、层次和结构
    以本科教育为主,稳定本科教育规模,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拓展多种形式的中外合作办学和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教育;适度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规范并促进成人教育,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形成多层次、多规格、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

在“十一五”期间,学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达到20000人,其中本科生15000人、硕士研究生4500人、博士研究生500人;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比例达到3:1左右。

(二)学科与专业建设
    培育和创建一流学科,使学科整体实力有大幅度提升。做强“动力、能源与环境工程”、“光学与电子信息工程”、“系统、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优势学科群;加强“先进制造及装备技术”特色学科群的建设;加快“医学工程与食品安全”、“新媒体与出版印刷”创新学科群的发展。

“十一五”期间,学校建设12个学科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3个学科进入全国高校排名前5位之内,15个学科成为省(市)部级重点学科;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3个,省(市)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4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5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8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5个。

新增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左右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0个左右硕士学位授权点(含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博士后流动站数量达到5个。

稳定本科办学规模,在保持现有本科专业数基础上,优化、调整本科专业结构,达到工学50%、经济学5%、管理学18%、理学12%、文学15%。建设5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10个省(部)、市级特色专业。

(三)科学研究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力争纵向科研经费突破4000万元;省(市)部级项目经费翻一番,到“十一五”期末,实现年度科技经费突破2.8亿元,五大检索收录科技论文年均400篇,授权专利数每年平均120项;科技成果获奖争取每年有稳步增长,到“十一五”末期,每年科技成果获奖达810项,力争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

推进产学研合作,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积极推动研发成果的转化、孵化工作,力争形成能产生较大经济效益的产业化成果。

(四)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新的突破,建设一支具有8名院士(含双聘)、15名行业公认并具有较大影响的重点学科带头人、60名左右二级学科和重点学科方向带头人为代表的杰出人才队伍;形成500600名教学科研中青年骨干教师,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3个,市级优秀教学团队58个,若干具有影响力的创新团队和学术群体。教师队伍总数达到1500人左右,师生比达到1:16,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到40%,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占45%55%,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占14%16%

(五)国际合作与交流
    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拓展合作交流领域,提升合作交流层次,扩大学校的国际影响。

继续扩大中外合作办学规模,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使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覆盖到全校1/3以上本科专业、1/5以上本科学生,同时积极开展研究生的中外合作项目,创立我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品牌。

(六)办学条件与校园文化建设
    进一步改善校内基础设施,加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力度, “十一五”期间,新增校区面积840亩,达到总面积1645亩,新建校舍37万平方米。进一步深化财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多渠道筹集资金, “十一五”期末学校年事业收入力争达到5.42亿元,增长78%。

营造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求实创新、平等自由的氛围,努力创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第三部分   “十一五”期间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探索与构建具有学校鲜明特色的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学校人才培养定位,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基本目标,实现以专业为条块分隔的大一统培养方式向按专业大类教学及分层次多模块培养的转变;实现以理论教学为主向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课外活动综合的培养模式转变;实现以知识传授为主向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人格健全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

进一步完善分层次培养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学生在成才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增添培养计划的多样性,增加培养模式的选择性,实行个性化教育;以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瞄准紧缺人才的培养,优化与调整专业结构;切实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培养,培养计划中实践教学比例由目前的24%提高到30%,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基地的投入和管理,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充分利用社会、地区资源,建立、建设更多更好的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和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基地,把社会资源配置到学校中来;开展以“第二专业”学习、“跨校辅修专业”学习为标志的拓展教育,力求培养更多的“交叉复合型”人才。

(二)进一步深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在本科教育中,建立核心课程制度,开展新一轮课程体系改革,实现学生的全课程模块化选择;加强课程建设,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十一五”期间,按市级精品课程要求,建设100门核心课程;每年完成20~25门重点课程、20门一般课程建设;评选校级精品课程30~50门,争取获得市级精品课程10~2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有所突破;大力加强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形成互动式、分层次、重能力培养的公共基础教学平台;探索建立学生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多元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评估和保障体系。

 (三)建立完善的学分制管理制度

建立以选课制和弹性学制为核心、以学习指导为辅助、以教学质量监控为保证、以管理网络化信息化平台为支撑的学分制教学管理新模式;设立更多的学科、专业之间的“立交桥”,给学生提供专业、课程及实验、实践和任课教师等更大的选择空间;实行与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相适应的学籍管理制度,建立多级预警与学籍处理机制,实行免修、免听、免考等各项制度。

(四)创立研究生教育新机制
    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结合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大力开展研究生创新活动,建设研究生科技创新基地,构建我校研究生科技创新体系。

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解决好导师数量质量与研究生规模之间的不平衡,努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致力于提高博士生学术水平,立足于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和高水平科研课题,抓住选题立项创新和研究路线创新两个创新点,积极培育并力争实现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零的突破。

采取有效措施吸引优秀研究生生源;完善选优和淘汰机制,建立有效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体系。按照研究生院的标准和要求,积极做好筹划和准备工作。

(五)适度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规范并促进成人教育,大力发展继续教育 
    “十五”期间,由于各种条件限制,我校高等职业教育规模不大,但培养的学生广泛受到用人单位好评。为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需要,在 “十一五”期间,随着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我校的高等职业教育将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适度发展,从现在的600人扩大到1500人。

“十一五”期间,为推进终身教育的发展,我校将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成人教育与继续教育,成人教育规模到“十一五”期末达到10000人,其中本科教育应占到整体的70%以上。并加大力度发展继续教育,积极开展多种形式、多种层次、多种行业的技术与管理培训,以非常灵活与十分有效的方式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六)强化教书育人理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
    建立倡导教书育人的理念,强化教师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观念,营造尊教、尚教、爱教、乐教的浓厚氛围;以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带动广大教师积极投身于教学教研活动。建立并完善教学示范机制、教学工作评价与问责制、核心课教授授课制、青年教师助教制度和正、副教授上本科生课制度。

(七)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德育工作体系;完善大学生第二课堂学分体系;营造人文环境,开展形式多样并具有特色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培育学生的爱国、诚信、责任等情操和协作、奉献等意识。加强资助工作,提升资助育人效果。加强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文艺术教育,培育学生健康优良的人格品质。

(八)加强招生与就业工作
   科学制定招生计划;采取有效措施,稳定生源质量。加强职业发展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积极开拓就业市场,提高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

二、立足经济与社会发展要求,构建充满活力的学科体系

以“面向应用科学,发展理工特色”为引导,主动融入国家和上海的创新布局之中,围绕国家、地方发展战略和需求,发挥自己的学科特色和优势,在学科建设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的方针,努力提高学科核心竞争力,以争取国家重点、重大科研课题及推动成果产业化作为建设高水平学科的突破口,建立起“应用领先、基础扎实、协调发展”充满活力的学科体系,开创学科建设的新局面。

(一)优化学科布局

依据2010年学校发展总体目标及学科发展目标,围绕国家、地方发展战略和需求,特别是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和优化学校学科的整体布局,努力培育学科与学位点新的生长点。大力发展重点学科,优先发展新兴学科,择优发展传统学科。依托行业优势,注重学科交叉和错位竞争,鼓励产学研结合,形成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学科布局。

1. 保持工科优势和主体地位。动力工程、光学工程等学校优势重点学科要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和关键技术,融入国家和地区科技创新体系,产生一批高水平、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成果。保持国内领先地位,特色方向达到国际一流,力争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机械、信息、环境、材料类学科要抓住国家和地区振兴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信息产业和重视节能环保技术开发的机遇,在与学校优势特色学科交叉结合,提供支撑并服务社会的同时做强自身,发展特色。

2. 加强理学和应用理学学科建设。做好该领域学科带头人的引进和培养、学术环境的改善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数学学科、物理学科要在学校各层次人才培养中,在为工科、管理、经济等学科提供支持并交叉结合的同时,积累学科基础,形成有特色的研究方向,与其他高校错位发展,全力推进自身学科建设,力争在“十一五”期间获得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应用数学”和“光学”学科争取申报增列为博士点。 
      3. 大力推进管理、经济类学科和人文等学科发展。“十一五”期间,按照学科群建设思路,重点建设“系统、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和“新媒体与出版印刷学科群”;外语学科、法学等人文社科学科在致力于本科生、研究生基础教学和提高学生素质的同时,开展特色研究,争取在学位点建设上有新发展。

(二)立足经济与社会发展要求,重点建设六大学科群

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上海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发展定位,学校在“十一五”发展中要打破行政壁垒,加强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与渗透,形成学科的综合优势,努力建设“动力、能源与环境工程学科群”、“光学与电子信息工程学科群”、“系统、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先进制造与装备技术学科群”、“医学工程与食品安全学科群”、“新媒体与出版印刷学科群”六大学科群。

“动力、能源与环境工程学科群”涉及动力工程、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能源与环境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等学科领域。在“十一五”建设期间,学科群将以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为指导,以新能源与节能减排技术为导向,重点发展先进清洁发电设备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以及建筑节能技术。经过“十一五”建设,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学科整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制冷与低温工程力争进入国家重点学科行列,部分研究方向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资源环境、生态建筑节能领域内具备承接重大项目的研发与设计能力,争取在环境工程,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二级学科领域新增博士点12个。加强产学研合作,与国内外著名企业联合,建立35个由企业支持的技术开发和学科研究基地。

“光学与电子信息工程学科群”涉及光学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领域。经过“十一五”建设,学科群具有承担国防、科研、工业、生命科学各领域提出重大项目的设计和研制能力;光学工程学科争取成为国家重点学科,现代光学系统重点实验室争取成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争取在光学、精密仪器及机械、计算机应用技术、控制理论与技术二级学科领域新增23个博士点;光学工程总体学科水平达到国内先进,部分方向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成为上海及全国的光学工程相关领域的研发及人才培养基地。

“系统、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群”涉及系统科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等学科领域。系统科学与管理技术是社会企业和工程系统的基础,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和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和重要技术支撑。经过“十一五”建设,使系统科学和管理科学与工程成为在同行中确有优势与特色的学科,使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成为在国内有影响力的学科,要争取获得国家高技术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地方上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和重要的国际合作项目,要出版同行中高认可度的专著或取得有显著社会经济影响力的应用成果,争取成为教育部重点学科或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在本学科群中新增1个一级学科和2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使本学科群总体水平达到国内先进,部分学科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先进制造与装备技术学科群”涉及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化工过程机械、流体机械及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机与电器、工业设计等学科领域。经过“十一五”建设,争取上海市重点学科各1个,上海市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3个,机械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争取获得博士点;继续广泛地与国内外相关企业、科研机构合作,建立国内一流的研究开发基地,使之成为开放式“先进制造技术及装备”研究中心;在现有的大型合作企业建立若干个产学研基地和校企联合实验室。
     “医学工程与食品安全学科群”涉及医疗器械与生物医学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学科领域。经过“十一五”建设,使该学科群成为特色显著的全国一流学科。“医疗器械工程”、“医疗器械检测”、“食品安全检测”学科领域争取获得2~3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生物医学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争取成为博士点;以现有的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为基本平台,广泛地与国内外相关企业、科研机构合作,建立国内一流的医疗器械和食品安全监测综合实验室,逐步发展成为的孵化和集成中心。

“新媒体与出版印刷学科群”涉及传播学、传媒管理、印刷光学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等学科领域。新媒体传播与出版、印刷业是现代服务业和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十一五”建设,使该学科群成为特色显著的全国一流学科。“新媒体与出版印刷”争取成为省部级重点学科;“数字传播科学”和“现代印刷技术实验中心”争取成为教育部及上海市重点实验室;“传播学”学科积极争取申报博士点。

(三)学科建设的机制与体制创新 
    遵循学科建设规律和科学研究规律,建立有利于“产出实效、奖优罚劣、滚动发展”的学科建设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

1. 实现学科建设的三个突破:传统学科向新兴学科及交叉学科突破;条块分割向资源优化整合突破;优势特色学科的重点突破。

2. 突出学院在学科建设中的主战场地位,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加强对学科和学科带头人的考核与评估。

3. 建立学科建设经费绩效评价措施,确保学科建设经费主要用于研究基地建设等方面。

4. 引入市场机制,探索投资机制、体制联动一体的学科建设模式,营造有利于学科建设的环境与氛围。

三、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全面提升科技水平

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大学)建设,坚持“以一流的科学研究培养一流的创新人才,以一流的科学研究带动一流学科成长”的学校科技工作理念,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扩大科研总量,全面提升科技水平。发挥学校产学研结合优势,积极开展基础应用研究、国家战略目标的高新技术研究、重大科技专项研究等,为实现学校发展的战略目标奠定基础。

 

(一)面向原始创新,加强基础研究
    瞄准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抓实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社科基金等重大、重点项目以及上海市重大科技专项等的申报立项,提高项目申报的中标率;推进与企业的重大科技攻关合作,积极参与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以大项目为纽带组织团队,在特色学科新方向产生重大突破,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力争国家科研项目、省(市)部级项目经费翻一番,年科技经费实现持续增长,到“十一五”期末,实现年度科技总经费突破2.8亿元。

(二)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加强应用研究
    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加强横向科研工作。重点服务于产业结构调整、企业产品开发和技术提升,加强同大企业的合作,参与大工程的建设,争取横向科研在社会影响力、经费总量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推动研发成果的转化、孵化工作,力争形成产生较大经济效益的产业化成果。

大力推进管理学科和人文社科的研究。构筑新的研究平台,瞄准国际学术前沿,以为解决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或提供决策咨询为最终目标,力争在应用基础研究方面产生一批有重大、较大社会影响的成果,在国家社会科学和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上获得新突破。

(三)推进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
    加强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不断增强我校承担和完成国家重大科研课题的能力。建设好现有国家、省(市)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争取在优势、特色领域有新的增加。构建集学科建设、重大项目研究与产业开发、高层次人才培养为一体的完整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从根本上提升我校科技的核心竞争力。

(四)积极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 
   调整科研政策,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新的科研工作管理办法,引导和激励教师多承担高水平的纵向科研、基础和应用基础科研项目,产出更多的高水平、原创性的科研成果;建立科学的科研考核指标和评价体系,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科技劳动成果;加强科研基础信息资源建设。

(五)推进科技产业健康发展,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学校科技产业要成为科技成果持续有效转化和实现产业化的平台。充分发挥我校应用学科的优势,加快形成产学研联盟,加强与杨浦区以及大中型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快学校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力争形成能产生较大经济效益的产业化成果,创造具有学校特色的自主品牌,扩大社会影响,为国家和上海市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

加大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力度,力求将科技园建成先进制造业的科技引擎、创新企业的孵化基地、创新人才的集聚地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实践平台。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

坚持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人才建设理念,落实自主培养和重点引进并重的原则,建立系统化、层次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和竞争平台,形成能够使杰出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与环境。围绕学校六大学科群建设,以“学科带头人+优秀创新学术团队”的人才组织模式,以提升学术创新能力和社会竞争影响力为重点,着力培养重点学科带头人,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富有创新活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一)完善引进人才政策,积极引进高素质师资人才

进一步解放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开放式的用人机制,落实优惠加激励的人才引进政策,加大对发展趋势良好人才和对学科发展特需人才的鼓励和支持,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来校工作,积极处理好学校资源利用和引进人才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切实使学校在人才引进方面的投入产生良好的效果。

(二)拓展人才培养资源,着力提升人才队伍的核心竞争力

坚持以学科发展和学科建设为导向,汇聚和充分利用国家、上海和校内的各类资源,采取有效的资源分配方式,进行人才队伍的培养和提高,切实使个人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方向相统一,使资源利用获得的成果和创造学科优势相协调,为增加新的学科点做贡献。

1. 实施“沪江学者特聘教授计划”,利用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计划”,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争取在“十一五”期末,拥有15个具有国际性视野、国内领先、国际上有影响的高水平一级学科带头人,并将所在学科或创新团队发展成为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学科与团队。
      2. 实施“创新团队计划”,采用投入产出机制,建立若干个创新科研团队和创新教学团队。通过创新团队建设,为学校获得国家、上海市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学科博士点及国家、上海市精品课程创造条件。
      3.实施“后备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利用“国家留学基金”、“上海市高校师资出国留学基金”和学校的经费投入,每年选拔10名左右具有较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国际交流能力、已经表现出良好发展趋势和基础的中青年教师,出国研修一年;实施青年骨干教师计划,每年选拔60人,利用教委发展基金、青年基金、学科建设经费、教学高地建设经费、国内访问学者研修计划等经费渠道进行资助培养;建设校院两级“青年教师培训平台”,通过系列的培训计划,使青年教师尽快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成为学科建设和教学队伍的后备力量。


    (三)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两级管理制度改革,创造人才竞争发展的良好环境

积极推进和完善适合学校发展需要的校院两级管理制度建设,树立资源观念和成本意识,以定编定岗作为管理工作的基础,以岗位聘任为手段,以绩效考核体系建设为保障,建立充分体现人才价值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实现学校人才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促进学校师资水平的全面提升的环境和营造“鼓励、支持人才干成事业”的良好氛围。
      1. 以“崇教厚德,为人师表”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强化师德教育,优化制度环境,通过树立典型表彰和奖励模范,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思想先进、品德高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教师队伍。坚持在教书育人、创新实践中发现、培育和凝聚人才。结合各学科教师不同岗位和专业的特点,提出具体师德要求,防止形式主义,务求师德建设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强化学术规范管理,建立学术能力和诚信评价体系。建立教师个人学术能力和诚信档案,将学术诚信与学术成果等共同作为取得高校教师资格、晋升与奖励的基本依据,通过制度约束和引导教师自觉抵制各种学术腐败。
      2. 坚持以人事制度改革促进学校发展,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实现全面的岗位聘任制,实现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不断增强广大教师的岗位聘任意识和履行岗位职责的意识。建立和完善学校两级管理体制下的教师业绩科学评价和绩效考核体系,引进人才质量的预评估机制,青年教师跟踪评价机制。
      3. 建立和完善管理岗位流动机制和岗位晋升(级)评价体系,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结合岗位设置与管理制度的实施,明确各类专业技术岗位的岗位职责,考核要求和晋级标准,建立科学合理的岗位晋级评价体系。建立校内岗位流动机制。

     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推进学校国际化进程

加快学校国际化进程,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拓展合作交流领域,提升合作交流层次,扩大学校的国际影响。

(一)国际学术交流、科研合作与学生联合培养
    鼓励学院与国(境)外相关的知名大学或学院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聘请高水平的国(境)外专家来校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支持教学科研人员赴国(境)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合作研究或进修学习,“十一五”期间,力争每年平均交流项目10项;依托学院或学科,有计划地主办、承办和合办在学科领域中有影响的国际学术会议,平均每年15次;鼓励各学院开展学生交流项目,计划选送500名学生作为交换生出国进修和实习。

(二)开展高质量、多模式、特色鲜明的中外合作办学

扩大与国际知名大学建立良好与紧密的校际关系,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国际教育交流项目,增加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科和专业,提升中外合作办学层次,共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质量本科生、研究生。

发展多模式中外合作办学,在前期本科联合培养和硕士联合培养等六种学制模式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具有国际视野的工程型、应用型、管理型人才培养模式,走人才培养内涵发展之路,创立我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品牌。

“十一五”期间,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的支持下,抓住机遇,争取与世界知名大学在上海浦东创办一所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办学大学。

(三)发展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教育

紧紧抓住上海市大力发展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教育战略的良好机遇,“十一五”期间,学校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招生规模(包括长短期生)达到每年1000人规模。

六、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一)校园规划与主要建设任务

我校在校园基础设施及办学条件方面落后于上海市同类高等院校,学校将着力解决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因素,抓住高校布局结构调整与校区拓展的有利机遇,在“十一五”期间建成一个现代化的大学校区,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 新校区建设规划用地。至2010年,划入上海水产大学校区(164亩);征用电缆厂(400亩),毛麻机械厂、油脂厂和民宅等(126亩),征用电工机械厂、建工集团150亩。学校占地总面积将达到1645亩,实现生均占地面积54.86平方米。

      2. 主要规划建设项目及规模。进一步明确各校区功能定位;完成20万平方米教学用房、实验用房、行政用房;约8万平方米学生宿舍;学生服务中心、交流中心等约6万平方米,体育和后勤用房约3万平方米,建设总面积37万平方米的工作任务。


     (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1. 公共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十一五”期间,继续大力加强全校实验室建设,以国家级和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申报为抓手,整合现有实验室资源,按专业大类统一规划,建立若干个利用率高、反映当代先进水平,既能保证学生实验教学,又可为行业提供社会服务,同时又是教师开展科研的学校重点实验中心。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实验室建设经费年均达到2000万元。 
     2. 文献资源保障系统建设。科学合理地丰富和调整文献资源结构,到“十一五”期末校图书馆图书总量增加到160万册;加强电子文献资源建设,特别是外文期刊数据库建设,积极参加高教系统和上海市图书馆系统的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进一步完善计算机网络和自动化管理系统建设,”十一五”期间,实现军工路、南汇和复兴路三校区联网,电子数据库容量扩大到25T;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提供高质量的文献咨询服务,为提升教学和科研水平提供可靠的文献保障。

3. 校园信息化建设。通过改造和扩容建立起具有高可用性、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完整统一的校园信息网,校园主干网速度达万兆,覆盖信息点数达到 10000个。
    大力开展网络应用建设, 将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等角色及学校相关组织与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有机联系在一起,以统一身份认证、综合信息门户的方式提供集成化、共享型、开放型的数字教育教学环境。基本完成基于共享数据平台的教务、科研、学生、人事、资源管理等相关服务的建设,建立校园网络及其应用系统安全体系,建立校园“一卡通”系统,基本实现资源到活动关键信息的数字化传递和服务,初步创建数字化大学。

      (三)资金保障体系建设
    建立财政拨款、学校和学院自筹的多方位筹资体系。努力增加财政拨款;充分发挥学校科技优势,争取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积极争取国内外校友等社会力量对学校的资助。力争“十一五”学校总收入比“十五”翻一番,为学校建设和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七、坚持管理创新,建设现代大学管理制度

加快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在学校“十一五”建设中,按照“观念兴校,学术兴校,管理兴校”的发展理念,改革学校管理,依法治校、民主办学。

(一)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提高依法办学、科学决策和民主管理的水平。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配合的工作运行机制,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团结和活力,提高领导集体议事和决策的科学性。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奖惩、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事项集体决策制度。积极推进信息公开、校务公开、院(系)务公开,完善各类工作制度。

(二)加快民主办学进程
    加快民主办学进程,进一步实行校务公开,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和教学委员会的作用。充分发挥教代会和工、青、妇等群众团体的作用,增强教职工对实现办学目标的责任感,推进依法治校、依法行政、依法办事。

(三)强化校、院两级管理

加强学校的宏观决策调控,强化目标管理,建立层次清晰、科学规范、信息处理高效、沟通渠道畅通的管理体系。

科学界定学校和学院的管理职能,积极探索学院办学的新模式,逐步赋予学院人、财、物方面更多的自主权,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监督机制;调整和完善学院结构和布局,进行跨学院、跨单位的交叉渗透,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增强重大科研攻关和争取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

(四)深化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
    以国家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为契机,建立以编制管理为要素的自我约束、自我调控机制。建立以岗位聘用合同制为主要内容的竞争上岗机制和以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为特征的人才合理流动机制,强化绩效考核措施,建立合同到期的正常退出机制。把好首聘、续聘、晋升聘任、延聘的质量关,通过建立规范有序的人员流动和退出机制,构建核心教师队伍,逐步形成骨干稳定、合理流动、充满活力的用人制度新局面。建立以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建设为基础,坚持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分配机制,建立体现学校特点的岗位绩效工资的正常调整机制,使工作人员收入与学校发展水平相适应。

(五)提高管理队伍业务水平,完善队伍素质结构

按照现代大学建设要求和岗位设置管理的规定,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制定分期、分批的业务培养计划,采取多途径、多形式的培训,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转变工作作风,适应校院两级管理的建设需要;通过引进改善管理人员队伍的素质结构;实行管理人员岗位绩效考核。

(六)加强财务和后勤改革
    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建立二级管理财务制度和办法;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会计监督作用,不断提高学校财务管理水平。
进一步完善后勤社会化改革,开放校内市场,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后勤服务;加大节能管理,建设环境优美、环保节能型校园。

八、加强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大力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一)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和中央、市委、市科教党委关于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增加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的思想政治理论建设,提高理论、思想与政策水平,坚持校院两级中心组的学习制度。切实做好在教师特别是高职称教师及优秀大学生当中的党员发展工作。

(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不断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党校培训、挂职锻炼、轮岗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教育培养,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能力强、廉洁勤政、熟悉高等教育管理、具有创新精神的干部队伍。到“十一五”期末,我校中层干部平均年龄有明显下降。 
     (三)建设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加大上理工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力度,凝练校园文化的内涵,把学校百年积淀的人文精神作为和谐校园建设的根基,遵循“信义勤爱,思学志远”校训,营造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求实创新、平等自由的氛围,努力创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发挥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实现教风学风、精神风貌、教育质量、办学水平、环境建设为主要标志的校园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继续保持“上海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