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2011年党政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11-03-17浏览次数:64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学校建校105周年。主要工作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引导,贯彻落实国家和上海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实施学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聚焦内涵建设,全力推进卓越工程教育和国际化办学,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稳步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

一、以纪念建党90周年为契机,推动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上水平,为推进学校事业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 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符合条件的基层党组织分期召开党员(代表)大会,组建分党委;根据学校实际创新基层党组织构建模式和活动方式;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公推直选试点范围;加强党内民主,实施党务公开,落实基层党组织向党员大会(党代会)年度报告、评议制度,重要决策征询党内意见和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建设党务公开网站;加强区域化党建联建工作;申请召开第八次党代会。

2. 建立健全干部任期制度,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探索建立基层领导班子任期制和科学规范的干部定期轮岗交流制度,建立规范有序的中层干部任期制度;完善后备干部教育储备、培养、跟踪考察机制;加强干部的校内外挂职锻炼工作;加强干部思想教育、培养和考核工作。

3.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工作。通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总结、提炼、推广党建创新实践成果,凝聚力量,激发活力,促进发展;加强两级中心组学习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提升党建与思政工作研究水平;组织“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青年管理干部培训班”和“学科带头人研修班”,提升教职员工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能力。

4. 精心组织开展纪念建党90周年庆祝活动。(具体活动方案另行发文通知)

5. 构建完善的校园公共服务系统。2011年作为“服务型机关建设年”,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完善机关作风群众评价机制和工作考评机制;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整体提升服务师生的水平和能力,提高行政效能。

6. 完善反腐倡廉工作体系。贯彻落实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精神,全面推进廉政风险预警防范机制建设,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管力度,为学校建设保驾护航。

7. 创新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课教育;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完善辅导员柔性流动机制;强化大学生发展中心功能建设;整合学生德育研究中心、大学生发展中心等平台,建设思政教育实践基地体系。

8. 加强宣传工作和文明创建工作。构建大宣传格局,筹建校园广播电视中心,做好新闻网改版,完善楼宇视频宣传系统;以纪念建党90周年和建校105周年为契机,做好内外宣工作,扩大学校社会影响;实施人文校园规划,启动校园文化建设工程,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完善校级文明单位考评管理制度,建立文明创建工作的常态长效管理机制,为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夯实基础。

9. 继续做好统战工作、群众工作和老干部工作。加强党外代表人士和党外干部的教育、培养工作;围绕学校中心和重点工作,开展经常性、有效性的主题建言献策活动;进一步完善校院两级教代会制度;积极发挥老教授协会和关工委作用,为学校改革发展和人才培养献计出力。

10.  不断提升民主管理水平。深化信息公开工作,大力推进校务(院务、处务)公开;健全完善二级学院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完善群众工作制度,借助领导干部接待日、校领导与师生面对面等有效方式,听取师生意见,汲取师生智慧,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二、以实施学校“十二五”规划为统领,加强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1.  扎实做好学校“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工作。按照学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及各有关专项工作规划,以学科建设规划和“大专业”规划为重点,分解分步落实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建立实施过程中的有效跟踪、监督和反馈机制。

12.  加快工程教育改革。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立项建设为契机,推进人才培育改革,加强本研联动,强化实践环节,争取进入国家质量工程的大型基地建设及团队建设点行列;强化教改教研项目管理与考核,建立学校教学评价专家库,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深入进行涵盖专业学位研究生、应用型本科生、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探索。

13.  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总结创业试点班教学经验,促进创业教育以点带面,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创业教育模式;新建三个创新中心,通过组织各种创新竞赛,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深化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通过研究生专项基金资助优秀研究生,使获益学生覆盖面达50%以上。

14.  深化专业和课程改革。根据本科专业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深化专业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推进“国家级、省部级、校级”三级重点本科专业体系建设,努力新增国家级特色专业;新建一批本科核心课程、市和国家级精品课程;筹建工程科学技术学院,创新专升本学生的培育模式,探索应用型人才培育新路,创造工程人才培养特色。优化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建立研究生教育案例库和案例集;继续建设研究生核心课程和全英语教学课程,形成开放、互动、共享的教育模式。

15.  完善研究生培养体系。推进专业学位教育,争取全日制专业学位招生数占同届硕士研究生招生数的30%左右;完善“双导师”培养模式,争取新增60名联合培养导师;实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坚持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资助覆盖面达90%以上;加大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力度,使硕博连读研究生数达到博士招生数的15%以上。

16.  继续做好学生工作。充分发挥大学生发展中心的功能,开展“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创新基地”建设;建设学生成长、职业发展档案平台;推进学生资助的个性化、科学化发展;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督导,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水平;拓展第二课堂音乐艺术教育;开展经常性人文社科类高水平讲座;打造开放、全面的一站式学生事务服务中心;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加大对学生科技创新、素质拓展方面的投入;创新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工作体系,实现志愿者服务常态化、国际化。

17.  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全力开好教育国际化推进大会,推动特色鲜明的教育国际化体系建设,大力培养国际认可的人才;争取将中德学院3个合作办学项目合并成立非独立办学机构,同时在其他工科领域的国际合作、国际拓展方面有新的突破;扩大交换生、交流生规模,争取新增1-2个学分认可双学位项目;力争学历留学生数量增长100%;拓展研究生半年以上出国交流项目;启用沪江国际文化园区,充分发挥园区的国际交流和育人功能。

三、以提升学校核心竞争能力为指针,加强师资、学科和科研工作,进一步激发学校办学活力

18.  提高师资队伍规模和水平。引进、新增国家级人才2名左右、“省部级”各类人才10名左右;引进博士毕业生70名左右(留校博士少于1/5,海外名校博士大于1/5),使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超过46%,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位的教师比例超过80%;滚动遴选100名左右素质精良的中青年后备骨干人才;实施“岗位践行培养工程”,全面规范和有序推进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岗前培训、顶岗挂职、海外研修等岗位培养工作。

19.  建立高效科学的学科管理体制。按1:2:3的比例构建“国家级、省部级、校级”三级重点学科体系;扶持人文社会科学等软科学研究;多渠道加大学科建设经费投入,以一级学科建设为基础,开展集教学、科研、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和条件建设、课程和教材建设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建设项目。

20.  加强科技平台建设和重大科研项目研究。加强科研政策的引导作用,促进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提高科研获奖的层次和水平;加强高水平科技平台和基地建设,推进国际联合专业实验室建设;加强组织申报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预研项目、重大科技专项等重点科研项目;主动向国防科技研究领域进军。

21.  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对接区域社会经济,建立多学科科技创新平台,形成共享开放平台的自主创新支撑体系,促进科研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充分利用大学科技园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大学服务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

22.  完善二级管理绩效评估体系。进一步深化两级管理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教师职务聘期考核制度;召开绩效考核体系建设推进会;建立二级管理部门分类考核和柔性比较机制;完善学院、职能部门办学绩效评估体系,适时调整奖励约束等相关政策。

23.  加强财务管理和审计工作。以能力建设为核心,提高专项经费的管理水平,为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夯实基础;合理编制并严格执行财务预算;提升二级学院财务管理水平,建立财务绩效考核制度;全面推行财务决算审计报告制度,提升财务管理和审计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度;继续抓好专项审计工作和审计整改工作,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四、以成功举办105周年校庆为抓手,深入开展惠民实事工程,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24.  着力做好惠民实事。精心组织实施惠民实事工程项目建设(具体方案另行发文通知);加大民生的投入,进一步改善师生学习、生活条件,不断优化教师发展、学生成才的环境。

25.  精心组织开展105周年校庆庆祝活动。(具体活动方案另行发文通知)

26.  推进智能校园建设。推进公共服务中心数字服务示范、实验教学过程数字服务示范、学生成长空间等数字校园内涵建设,提升面向师生的数字校园智能服务体验;分步引进图书自助借还系统,为各校区师生共享图书资源提供便利。

27.  做好各项立项的新建、改建及修缮工程。完善大学生发展中心配套设施建设;做好绿色校园、节能减排工作;加强基建管理工作和安全生产工作。

28.  加强校友会和基金会科学运作。完成上海理工大学校友会的注册登记工作;建立规范的校友组织管理、校友返校接待、项目捐赠等工作制度,完善校友和基金专兼职工作队伍,提高学校社会募捐能力。

29.  继续加强大学系统建设。促进医疗器械高专、出版印刷高专与大学的共同发展,继续推动示范、骨干校和两个高专新校区建设;加强对附属中小学的知识服务、资源共享;推进与市东医院“理工医创新基地”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