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2012年党政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12-03-16浏览次数:95

 

2012年是推进学校“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内涵建设的转型之年,是深化改革的攻坚之年。2012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引导,以聚焦、改革、协同、创新为主线,着力推进学校内涵建设,培育和凝练卓越的大学文化,不断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一、围绕事业发展中心,加强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保障学校科学发展

1. 加强党的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做好维稳工作,迎接党的十八大和市第十次党代会召开;认真开展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学习宣传活动;申请召开第八次党代会;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公推直选试点范围,建立分党委;完善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学院二级党组织建设;推进党务公开。

2. 做好干部工作。深入开展学院(部)行政班子整体任期制试点;完善干部管理制度,加强干部定期轮岗交流、挂职锻炼和后备干部培养;办好“学院管理干部培训班”、“民主管理培训班”和“教授研修班”等三期党校。

3. 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两级中心组学习的形式与内容,打造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新亮点;整合力量,建立“社会科学学院”,促进思政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推进思政课教育改革,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提升党建与思政工作研究水平;建设“大学生领导力培养实践基地”。

4. 加强文化建设和宣传工作。加强“新闻中心”功能建设,建立高效统一的校内媒体宣传平台;突出特色亮点,聚焦基层和一线师生,为学校发展注入新的精神动力;实施人文校园规划,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创新校级文明单位考评制度,为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夯实基础;加强党史、校史的研究和宣传工作。

5. 提高民主管理水平。以完善校院两级教代会制度为抓手,构建校院民主管理新模式;做好统战工作,组织引导民主党派发挥积极作用;完善校领导与师生的交流沟通机制。

6. 加强公共服务系统建设。加强二级学院(部)服务功能建设,为师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以机关分党委功能建设为重点,建立和完善服务型机关建设常态化运行机制;深入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建立适合于公共服务单位和岗位特点的绩效评价机制。

7. 加强反腐倡廉工作。全面推进廉政风险预警防范机制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管力度;从严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加强“三公”经费的预算执行力。

二、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完善教授治学机制,深化二级管理改革

8.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引进的配套政策措施,拓展人才招聘渠道,加强领军人才和国际化高水平人才引进力度;实施“卓越教师培育计划”、“领军人物和骨干教师激励计划”和“教师岗位践习计划”等教师培养计划,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实质性启动“青年教师发展研修院”建设,探索建立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聘用、储备、培养、发展新机制;继续严格施行首聘考核制度。

9. 创新教授团队建设。全面实施“教授团队”建设,创新教授治学的有效运行模式;根据“知识传授团队”、“知识创新团队”和“知识服务团队”不同特点,建立高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和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更好发挥教授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作用。

10.  深化二级管理改革。构建学院二级管理和教授团队管理相互补充的多层次、分类别的二级管理新模式,建立新的资源配置方式和组织动员机制,进一步激发办学活力;完善部门绩效评估体系;完善新绩效工资体系下的分配激励和宏观调控机制,在政策、财力许可的情况下保持校内人员收入可持续增长。

三、突出人才培养核心,加强教育改革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1.  加强本科教育。启动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建设,推进全校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改革;继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争创上海市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单位;建立全校统一创新实践公共实验平台;继续推进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落实教授和名师给本科生上课,不断提高本科教育质量。

12.  创新研究生教育。与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建设“卓越工程研究生院”,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加强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探索专业学位教育评价体系;改革博士研究生选拔机制。

13.  全力推进教育国际化。加快ASIINABETAACSB专业国际认证工作;加强全英语课程体系建设,开设国际文化公选试验课程;加大学生出国学习和学术交流的支持力度;继续推进沪江国际文化园区建设,加强各中心的功能开发和利用;加强对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加强国际化校园建设,完善校园网外文主页、校园双语指示系统。

14.  继续做好学生工作。以“上海市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和完善“学生成长档案”系统建设为重点,加强本科生和研究生学生工作的统筹协调,提高学生工作水平;广泛开展人文、艺术和形势政策教育等活动;推进“易班”建设;以学生社团建设为抓手,拓展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完善学生志愿服务体系,促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国际化发展。

四、聚焦内涵建设重点,推进协同创新,提升学科和科研实力

15.  健全内涵建设制度保障。建立和完善内涵建设项目管理制度以及专项资金使用和绩效评价制度,提高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建立项目实施和经费使用的全过程监控体系。

16.  大力推进协同创新。与科研院所合作共建“卓越工程研究生院”,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建设“中英先进制造业创新中心”,整合校内优势资源建立“四学院联盟”,力求在高端人才培养、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先进制造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大的突破。

17.  强化学科建设。以参加第三轮全国学科评估为契机,建立和完善校内学位点评估标准及评估机制;制定学校二级学科自主设置管理办法与规则,根据新的二级学科目录开展二级学科自主设置工作;加强学校学位点发展与建设的规划研究。

18.  加强科研工作。实施“国家级项目、平台和国家级奖励支持计划”,加强对国家重大项目的培育、引导和申报,提高我校高水平科技平台和基地的数量;拓展军工科技研究;完善评价奖励制度,提高高水平论文的数量;加强国际合作,积极承担国际合作科研项目;扶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培育人文类国家级项目及基地;加快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加强学校科技成果转移中心建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五、优化学校内部管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大学系统发展

19.  加强财务审计和基金会工作。按照零基预算和零余额账户管理要求,合理编制并严格执行财务预算;全面推行财务决算审计报告制度,继续抓好专项审计工作和审计整改工作;推进校友资源、社会资源与学校资源的互动共享,提高学校社会募捐能力。

20.  加强校园基础保障工作。继续加强智能校园建设;加紧实施先进科技创新基地(先进制造技术大楼、分析测试中心)、南校区改造一期和第一教学楼大修等重点工程建设;加快节能减排硬件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推进绿色校园和平安校园建设。

21.  加强大学系统建设。加快推进医专和版专浦东新校区建设,促进专科与大学的共同发展;加强对附属中小学的知识服务,资源共享;支持工具工业研究所的管理体制转型和正常运行。

六、做好惠民实事工程项目建设

全力做好“食堂改造工程”、“学生公共浴室改造工程”、“公共资源一体化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工程”、“智慧校园一期工程”、“数字图书馆工程”、“体育健身中心一期工程”、“小礼堂改造工程”、“大学生领导力培养实践基地”、“车辆停放管理办法及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等实事工程建设;加强对实事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督察,确保工程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具体方案另行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