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
“十三五”科学研究发展规划
二〇一五年十月
前言 …………………………………………………………3
第一部分十二五”现状与基础…………………………… …4
第二部分 “十二五”瓶颈问题…………………………………13
第三部分当前机遇……………………………………………17
第四部分“十三五”方针与目标 ……………………………21
第五部分“十三五”主要任务与措施 ………………………23
前言
“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是国家“十三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支撑战略。高等学校是国家创新驱动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科技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高等学校“十三五”期间的科技工作发展,对实施国家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至关重要。
“十三五”发展时期是我国经济处在发展阶段转型的关键期和转入新一轮发展的常态期,国家科技创新工作理念、发展理论、发展模式,以及发展的评价标准等,都将发生重大变化。如何应对变化和挑战,建立我校新一轮发展的科技创新工作新常态,提升我校科技核心竞争力,将决定我校百强目标和国际一流理工科大学地位实现程度。
第一部分“十二五”现状与基础
“十二五”以来,在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校科技工作得到快速发展,科研经费大幅提升,国家级科研项目不断增多,科研基地和重点学科建设步伐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社会服务成效显著,很好完成学校“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具体情况请见表1。
表1 “十二五”规划目标完成情况
指标 | 目标 | 现状(2014年) |
年度科技经费 | 5亿 | 4.8亿 |
年度SCI收录论文 | 300篇 | 343篇 |
年均授权专利数 | 400项 | 468项 |
新增国家级科技成果奖 | 1 | 1 |
国家重点学科和基地 | 新增2个 | 新增1个 |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 | 新增4-6个 | 12个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60 | 55 |
(一)国家级项目实现突破,纵向科研经费实现翻番增长,科技英才人才培育成效显著
1、国家级项目实现突破,纵向科研经费实现翻番增长
在过去的五年里,我校纵向科研经费实现跨越式发展,经费总量实现翻番。2011年以来,我校纵向科研经费总量逐年稳步上升,5年实现翻番。2011年纵向经费为5003万元;2012年,我校的纵向科研经费总量8224万元,涨幅接近65%,纵向经费第一次超过横向经费;2013年,我校纵向科研经费总量首次突破1亿元,达到11305万元,在2011年的基础上实现了翻番;到2014年,在国家科技政策有所调整的情况下,纵向科研经费仍有10013万元,连续第二年突破1亿元。
在“十二五”期间,我校科研经费总量在保持跨越式增长的同时,科研项目的质量也不断提高。近年来我校获得国家重大项目的数量不断刷新历史纪录,我校年度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数量保持在50项左右,连续5年在上海地方高校中排名第二。2011年我校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7项;2012年共获得5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历年最高;2013年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限项规则有所变化,各学校申报数和立项数出现不同程度下滑,但我校仍获得46项立项;2014年在立项数进一步降低的基础上,获批立项项目数恢复到55项,立项资助率达到23.7%,创历年新高。2015年9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批54项(比2014年同期增加3项),更获批重点基金一项。
同时,我校还承担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重大科学仪器专项等国家级高层次科研项目。“十二五”以来,我校承担国家重大科学仪器专项项目及任务16项、国家973计划项目及课题2项、国家863计划项目及课题5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及课题3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及课题3项。此外,我校还与其它单位联合承担了多项国家级高层次科研项目。
五年来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我们也取得了明显进步。2011年-2013年,我校每年均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项;2014年获批5项,立项数创历年新高,是2000年-2009年十年立项的总和。2015年更获批7项,立项率达28%,超全国平均立项率(13.5%)两倍,同时重点项目获得突破。
2、人才培育成效显著,科研能力不断增强
2011—2014年度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中青年科技工作者。五年间我校获得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1人, 5人被评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共涌现出6位曙光学者和6位晨光学者,上海市“浦江人才”10人,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3人,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8人。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为我校的科研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使我校的科研水平不断提高。
(二)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形成协同创新机制,建设高水平科研基地
大力建设一流学科。学科是高等学校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核心载体,学科发展水平是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综合体现。“十二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上海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上海高等学校学科布局结构持续优化,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十二五”期间,上海理工大学进行了6个上海市一流学科的建设,重点培育了校内14个学科作为支撑学科。共建成57个优势学科领域,其中9个稳定的优势学科领域,48个新兴的优势学科领域。结合上海高等学校布局结构,学校确立了2个高峰学科和4个高原学科做为“十三五”期间打造学校优势学科的抓手,带动全校学科建设工作,提升学科发展整体水平。
打造协同创新体制。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贯彻实施教育部、财政部关于《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工作部署,落实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战略要求,探索以协同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有效结合的新模式,增强政策导向,鼓励各学科强化协同意识,积极培育各级协同创新中心,成绩初显。以“一校八院(所)”为主要协同单位,组建的11个协同创新团队在军工路1076号协同创新主基地有序开展各项科研工作,并已培育出可喜成果。2014年上海理工大学与协同单位合作,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奖等奖励6项,获批国家科技部重大仪器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等国家级重大项目4项,合作共建省部级科研平台1个,建设国际联合实验室1个。
新增六个平台基地。平台建设方面,“十二五”期间我校新增1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3个机械工业联合会重点实验室和2个上海市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已经发展成为拥有21个省部级基地的学校。我校2012年开始筹建的上海市高校知识服务平台于2014年通过上海市教委中期检查,正式挂牌成为“上海市太赫兹波谱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进一步对接国家“2011建设计划”。上海市现代光学系统重点实验室在2014年进行的三年大评估中,获得优秀。
(三)服务国家意志,军工科研快速发展
军工需求是代表国家意志的战略需求,我校作为应用研究型大学,把服务军工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十二五”期间,军工科研快速发展。
获得两项军工证书。自2011年我校启动军工科研工作以来,军工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军工资格认证和军工科研管理工作稳步进行且成效显著。2012年11月我校获批《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二级保密资格证书》。2014年6月我校获得《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2015年我校全面启动“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认证申请准备工作。
完善军工保密制度。2013年-2015年,我校多次通过保密检查、保密专项检查和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监督审查。为了进一步完善军工保密制度,编制完成《军工保密知识手册》,修订完成《军工保密管理手册》,其中包括军工保密管理制度27项和执行表单111个。
军工项目数量质量齐提升。在保密资格和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双证齐备的基础上,我校的军工科研项目大幅增长。2014年,新增军工科研项目18项,比2013年7项增加11项,合同总额近1000万元。经费到款566万元,比2013年(325.6万元)增长74%。其中,纵向军工项目立项2项,实现零的突破,并获得上海市经信委110万元的军工项目资助。2014年,我校飞机空调车项目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015年,我校启动筹建国防科研基地工作,军工科研工作步入了全新的篇章。至此,我校军工科研工作已超额完成学校“十二五”规划目标。
(四)产学研合作扎实推进,服务社会成绩显著
科技服务辐射全国。依托学校学科优势,建立了上海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已建立24家工作站,为提升我校服务社会的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建立了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和知识服务团队。进一步拓展科技服务工作,积极推广教师的科技成果,提升了知识服务能力。在相关的省市已建立产学研联合办公室、技术转移工作站,与地方建立全面科技合作,为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搭建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平台。目前学校科技服务活动已经辐射到全国各地。
科技成果深受关注。积极参与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活动,提升了我校在国内高校中的地位,充分展示了我校动力工程、机械工程、光学电子工程等传统优势学科和医疗器械等新兴学科的科技优势。教育部、上海市教委等领导对我校展区非常关注,连续几年我校均荣获中国高校展区优秀组织奖和优秀展品奖。“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已逐渐成为我校科技成果展示与推进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
(五)科技成果稳步增长,科技获奖等级提高
十二五期间我校科研成果丰硕,获奖级别提高,获得的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的数量也有所突破。五年间,我校共获得的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项52项。获奖的级别也有所提高,共获得国家级科学技术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5项,其中第一完成单位1项,二等奖17项,三等奖24项,走出了我校多年未获国家级科学技术奖的困境,填补了我校十多年来在这方面的空白。
(六)授权专利大幅增加、原创成果更加注重
十二五期间全校申请专利的数量逐年提高,授权专利大幅增长,特别是授权发明专利有明显的提高,专利成果的转化效果明显。
2014年学校的专利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申请专利818项,比2013年增长15.9%(706项),其中发明专利567项,增长30%,实用新型专利232项,外观设计专利19项。授权专利473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1项,发明专利126项,实用新型专利275项,外观设计专利32项,软件著作权40项。
(七)学术活动蔚然成风,高水平论文不断涌现
十二五期间,我校学术交流活动蔚然成风,论文水平不断提高。各学院组织、参加各种各类国际、国内学术活动也明显增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校近几年论文数量不断增长,2014年发表A类论文972篇,B类论文1203篇,公开发表著作80部。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5年公布的2014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的统计报告,我校科学引文索引(SCIE)(扩展版)收录论文431篇,比2013年度增加26%。
2015年10月我校ESI 1%高被引论文篇数为19篇,较2014年增加6篇。同时我校工程学学科,正式进入ESI前1%行列。
(八)大学园区初具规模、服务功能日趋完善
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园2006年被正式认定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在产学研结合、科技成果转化、创业创新人才培育等方面,发挥了大学服务社会的前沿作用。“十二五”期间,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园在2011年全国国家大学科技园评价中以第六名的总成绩被评为优秀,2011年在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考核中获优秀。2014年科技园莘庄基地获得“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
“十二五”期间,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园区规模不断扩展,在原有的翔殷路基地、安徽蚌埠基地和延吉大学生创业基地的基础上,新建两个基地:莘庄产学研基地和军工路公共技术平台基地,园区累计吸纳包括中央千人在内的科研人才585人,校企合作100余次,依托高校设立企业近90家,累计提供大约近1.9万人/天的实习实践机会。建立6个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和2个专项服务平台,入驻企业拥有292项专利,162项软件著作;高新技术企业共18家,年度获得市级以上的科技创新项目共40项,协助园区企业融资2.8亿元,共有1家企业创业板上市,2家进入新三板,1家进入上海股交所融资。预孵化项目成功创办企业84家,培育大学创业企业累计达162家。目前管理面积达12.5万平方米,截止2014年底,入驻企业789家年度税收总额近1.2亿元,企业总产值约13亿元。
(九)逐年提升了学校在中国大学排行榜中的地位
上海理工大学在近几年的发展中,综合实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体现在中国大学排行榜中的地位逐年提升。在武书连的《中国大学评价》中,从2008年的148名稳步上升到2015年的108名,7年中上升了40名。在中国校友会网的《中国大学排名》中,从2008年的169名稳步上升到2015年的120名,7年中上升了49名。这样的快速提升在上海理工大学历史上从未有过。
第二部分“十二五”瓶颈问题
虽然我校科学研究在“十二五”期间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与国内高水平大学相比,与我校建设一流学科和百强高校的目标相比,在国家级奖项、国家级科研基地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十三五”期间,我们的目标是提升我校科技核心竞争力,建设与我校“十三五”目标相适应的科技核心竞争力产生体系。
科技核心竞争力,可以分解成资源要素(人力资源,学科资源,财物资源)、组织要素(科技体制、有组织科研和协同创新制度等)和职能要素(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当前我校科技工作的发展瓶颈主要表现在:
1、高水平人才和专职科技队伍缺乏(人力资源要素)
高水平人才缺乏。拔尖人才和创新团队不多,尤其是高水平领军人才(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缺乏,还不能为创建高水平的一流理工科大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专职科技队伍缺乏。我校长期以教学型定位,近年来才定位为“应用研究型”高校。我校尚未建立起一支高水平有战斗力的专职科技队伍。
2、学科的优势和特色结合欠佳(学科资源要素)
优势和特色结合欠佳。“十二五”期间,上海理工大学进行了6个上海市一流学科的建设,重点培育了校内14个学科作为支撑学科。共建成57个优势学科领域,其中9个稳定的优势学科领域,48个新兴的优势学科领域。但问题也很明显:我校学科的优势和特色结合欠佳,表现在传统优势学科特色方向不明显,新兴特色学科优势不够强,学校缺少具有鲜明形象的名片学科。需要结合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的布局和建设,打造上海理工鲜明的名片学科。
3、科技体制不能适应时代和学校的发展速度(组织要素)
科研经费管理制度需要改革。科研项目过程管理中存在各部门职责不明情况,需要厘清;科研计划项目结余经费管理办法与国家文件不符,需要修订;科研计划项目间接经费管理办法缺少,需要制定;科研计划项目匹配额度和经费使用范围与学校现状不适应,需要修改。
科技评价制度需要改革。科技创新工作的主体是各个学科,而各个学科的科技创新行为都各有特点,一刀切的评价方法虽然简单但并不科学,急需改革。对不同学院,不同学科的不同水平的科技创新工作,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类评价体系:需要建立针对不同类型学科的分类评价机制,需要建立对科技成果的多元化评价体系,需要建立科技创新人员的分类考核体系。
有组织科研活动需要加强。当前,我校科技创新工作仍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无组织化特点,围绕一个整体目标大兵团作战的组织行为较少,科技管理部门在全校科技创新工作中的整体布局和引领作用发挥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科技管理部门需要认识到其承担的全校科技创新工作前瞻决策、布局引领职责,认清十三五阶段学校近中远三个时期的科技创新目标,探索如何通过机制体制建设,建成保障学校有组织展开科技创新的强大制度体系。引导全校科技资源有力集聚,围绕大的目标展开有组织和有序的攻关工作。
协同创新体制需要完善。随着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地方院校的生存空间将进一步被压缩。十三五期间我校的科研竞争压力将是空前的。因此,我校需要在新形势下,探索和建立以协同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有效结合的新模式,增强政策导向,鼓励各学科强化协同意识,积极培育各级协同创新中心。通过协同,实现创新和联合。
4、科技创新力不足,创新环境亟待改善(职能要素)
我校十二五期间,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总体来说,我校的科技影响力偏弱、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能力偏弱,创新活力不足。
科技影响力偏弱。学术论文的数量不少,但高水平论文所占的比例不高,尤其是缺乏《Nature》、《Science》以及专业最顶尖期刊等国际一流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我校高被引论文偏少,对全球科技的影响力还偏弱,我校需要以国际视野追踪国际学术前沿,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建立国际联合实验室共同进行国际重大学术问题的联合攻关,发表高水平论文,提升我校科技影响力。
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能力偏弱。“十二五”期间,我校虽获得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实现了零的突破,但国家级奖数量还偏少,服务国家重大民生的科技成果还偏少,服务国家国防建设的技术还偏少。我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我校需要聚焦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消化吸收国家意志,凝练学科方向,提供一流技术,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
创新环境亟待改善。科技创新力不足,原因是创新活力不足,更根本原因是创新环境亟待改善。当前国际和国内的科技创新都在提速发展,而我校还没有建立起充分释放教师创新活力、培育创新能力的创新环境。需要从培育制度、鼓励制度、考核制度等机制体制建设方面入手,改善创新环境。
5、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交融体系尚未建立(智能要素)
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人才,科技核心竞争力的竞争,归根于人才的竞争。人才培养包含两个层面内容: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相互促进,互相交融。一方面,科技创新工作、各类科研项目的实施,很好锻炼和培养了参与其中的教师们、学生们的科技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教师们、学生们的科技创新能力,又反过来快速推动了科技创新工作和各类项目的实施。
我校由于团队制的科研组织还未完善,科技创新和项目实施过程中单干户还占很大比例。因此,我校通过“项目制”来培养人才的渠道不完备,亟需建立完善。而学生们进入高校教师科技创新和项目实施的比例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我校在“十三五”期间需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交融体系建设。
第三部分当前机遇
当前国家正处于创新性国家建设重要时期,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从要素驱动更多转变为创新驱动。高校理所当然是创新的主体,承载着重要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任务。面向“十三五”,我校面临的当前的机遇是:
1、国家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重视高等院校创新能力提升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发〔2012〕6号),引导创新主体行为,指导全社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国务院2013年1月制定了《“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对国家创新基础设施、创新主体、创新人才队伍和制度文化环境等方面进行了部署安排。规划强调深入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重点完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平台,整合高等院校优势创新资源,建设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加强跨学科交叉研究机构、跨校研究中心建设,增强高等院校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创新能力。
国务院文件强调了高等学校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我校作为应用研究型大学,更是紧贴国家创新发展需求。国家和社会对创新型建设的需要,是十三五期间提升我校科技核心竞争力的最大机遇。
2、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明确要求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环节,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相关文件是
1.2012.09.2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 2.2014.10.14,财政部、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开展深化中央级事业单位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试点的通知; 3.2014.10.28,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 4.2014.12.03,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的通知; 5.2015.04,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征求意见稿); 6.2015.03.2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 |
我校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走在上海市高校的前列。学校成立“上海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已建立24家工作站,为提升我校服务社会的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2014年12月,由我校控股的上海瑞纽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正式挂牌上市交易,开创了我校下属企业上市挂牌交易的先河,也创造了上海市教委系统下属企业挂牌上市的历史。2015年十月,以无形资产入股的太赫兹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工商核名。
面向十三五,我校紧紧围绕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这一国家战略,依托我校扎实的技术转移体制建设基础,进行引入风险投资民间资本等体制创新,一定可加速推动我校科技成果走向市场转变成生产力。因此,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这一国家战略,将是十三五期间提升我校科技核心竞争力,释放我校科技工作者创新活力的重大战略机遇。
3、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
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对外公布了《中国制造2025》,分三步描绘了未来30年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和梯次推进路线图,并对第一个十年的战略任务和重点进行了具体部署。《中国制造2025》提出,“力争通过三个十年的努力,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我校是面向先进制造业的应用研究型高校,《中国制造2025》具体部署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十个重点领域与我校重点发展领域也都有密切关系。《中国制造2025》将是我校十三五期间行业机遇。
4、教育部发布《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深化高校科技评价改革,教育部发布《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指出深化高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指导原则是:鼓励创新,服务需求,科教结合,特色发展。注重科技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重点突出围绕科学前沿和现实需求催生重大成果产出的导向,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导向,推进科教结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导向,鼓励科技人员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做出特色,追求卓越。
教育部发布的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是我校科技评价体制改革的政策保障,是我校释放科技创新活力的有力抓手。因此,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是十三五期间提升我校科技核心竞争力的政策机遇。
5、上海市一号课题: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
上海市市委2015年的一号课题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围绕一号课题实施,上海市提出将率先推进现代大学制度改革,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充分发挥大学在集聚人才、培育人才、使用人才中的重要作用;鼓励上海各类机构有序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和研究计划,提高大学、研究院所、企业等整个城市创新体系的国际化程度。对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产业,如钢铁、造船等,要支持基础科研和大学、科研机构研发,建设公共技术研发平台;
根据我校目前的人才瓶颈,我校科技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必然要依靠国际一流人才的集聚、联合国际一流机构开展协同创新研究等路径实现。积极消化上海市布局的“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红利政策,积极对接上海地方需求,就可汲取到提升我校科技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营养。因此,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是我校对接上海需求中宝贵的地方机遇。
第四部分“十三五”方针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以“问题导向、改革引领、创新内涵、推动发展”为指导,分析、研判学校当前科技工作发展瓶颈、机遇与挑战,在实施《上海理工大学关于推进新一轮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基础上,科学构划未来五年高等教育发展新常态下的提升科技核心竞争力发展目标、战略和任务,为全面完成特色显著的国内一流理工科大学建设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总体目标
对接国家需求,把握国际国内科技发展趋势,围绕学校百强大业目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培养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协同创新,获得一批高水平、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科研成果,显著提高我校科技核心竞争力。
三、发展方针
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主动融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围绕国家战略目标,积极开展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建设协同创新科技体制,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实现学校发展的战略目标奠定基础。
四、建设目标
根据上述总体目标,科技核心竞争力的具体目标为:科技核心竞争力显著提高,建成国家级人才100名以上的高水平领军人才团队,到“十三五”期末,年度SCI检索收录科技论文达到600篇,每年授权国家发明专利数150项以上;科技成果获奖争取每年有稳步增长,到“十三五”末期,年均省部级科技成果达15项以上,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项以上。推进产学研合作,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的完善,积极推动研发成果的转化、孵化工作,每年科技成果转化数量18项以上,力争形成能产生较大经济效益的产业化成果。
具体指标是:
科 学 研 究 | 新增国家级高水平科研基地(个) | 1-2 | 约束性 |
新增省部级科研基地(个) | 5 | 约束性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 | 300 | 约束性 | |
国家科学技术奖(项) | 1 | 约束性 | |
横向科研经费年增长率(%) | 10 | 预期性 | |
年均省部级科技成果(项) | 15 | 预期性 | |
年度科技成果转化数量(项) | 18 | 约束性 | |
年度SCI检索收录科技论文(篇) | 600 | 约束性 | |
年度授权发明专利数(项) | 150 | 约束性 |
第五部分“十三五”主要任务和措施
“十三五”期间,我校的科技工作主要任务是解决“十二五”期间束缚我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瓶颈问题,创新科技体制机制建设,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提升我校科技核心竞争力。
一、创新科技体制机制建设,释放创新活力
随着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十二五”期间要健全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保障科学研究、科技平台、科研组织的协调发展,支持学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高效运行。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并公布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鼓励、规范和指导教师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明确管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职能部门和职责分工,建立科技成果使用、处置管理制度,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制度,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规范流程和内部决策机制的建设。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报告制度,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动态备案”,定期汇总学校的科技成果情况、科技成果处置情况、收益分配情况和科技成果转化后的报告。探索股权和分红激励办法,最大程度释放活力。鼓励专利转让等各类知识服务活动,每年科技成果转化数量10项以上。
建立针对不同类型学科的分类评价机制。引导和鼓励学科特色发展,以理科、工科、文科、艺术、体育等分类,探索建立以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为主的科技创新分类评价体系,科学合理地评价各个学科发展阶段,各种类型学科发展特征,促进我校各类学科健康有序发展。
建立对科技成果的多元化评价体系。针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多样性,注重研究成果的多样性,包括学术论文、专著、译著、学术工具书、艺术作品、创意设计、发明专利、研究报告、咨询报告、国家和行业标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等,推进并完善各个学科“代表性成果”及年度工作的评价机制,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在评价体系中的作用。
建立科技创新人员的分类考核体系。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决策咨询、科学普及等各类人员,建立不同的评价考核体系。
健全科技管理制度。修订科研管理办法、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形成科学、合理、严谨的科技创新管理政策体系,建成依法科研的政策保障体系;充分调动学院、项目组、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形成高效的基层科研运行体系。
二、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队伍。依托高峰高原学科实施,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队伍。多渠道多模式引进优秀学科人才,主要包括编制内和编制外两种渠道,前者可包括新引进人员和校内招聘两种模式,后者可包括合同制、双聘制和兼职三种模式。所有人员统一签订《岗位工作协议书》,采用聘用合同管理模式。设立杰青优青培育专项,培养我校优秀科技工作者。
建设专职科技队伍。建立专职科研岗和专职辅助岗的聘任体系。建设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交融体系。通过科研项目实施,建立科技人员(含博士后)的项目聘用和培养制度。
三、高峰高原学科建设
建设优势和特色结合的高峰高原学科。依据《上海高等学校学科发展与优化布局规划(2014-2020)》的规划,大力推进学校学科优化和内涵发展,提高学校学科整体实力。建设优势和特色结合的高峰高原学科,形成学校名片学科。争取至2020年,我校2个高峰学科的若干学科方向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培育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团队,4个高原学科的一级学科点进入国内前三名或前20%,有学科方向达到国际先进、国内一流水平。
在优势基础上聚焦特色方向。设立“太赫兹科学技术与应用”、“新能源技术”等若干“优势学科特色培育高地”,给予特区政策和资源支持。以聚焦和发展若干特色方向,作为优势学科特色培育高地的建设目标。
在特色领域上建立优势学科。设立“现代医疗器械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院”等若干“特色学科优势培育高地”,给予特区政策和资源支持。以汇聚人才、提升国际影响力、在国内外不断得到认可作为特色学科优势培育高地的建设目标。
四、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助推一流大学建设
对接行业,学科交叉,实现协同创新。对接国家“十三五”科技计划,加强与国家重点科研院所合作,聚焦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行业产业共性技术问题,形成一批优势学科跨校研究团队,建设校级层面的协同创新中心,联合国内优势力量,申报国家重大重点科技专项。力争年度参与获批国家科技计划(自然基金除外)5项以上,横向服务经费每年递增10%。逐步成为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和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在国家和地方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五、对接国家、区域和行业发展需求,加强有组织科研
引领汇聚学科新的增长点,建设多学科交叉平台。以基础科学为基础,以优势特色学科为依托,大力推动交叉学科发展,不断引领和汇聚学科新的增长点,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汇聚人才等资源要素,加强校内外协同,形成一批优势特色的跨学科跨学校研究团队,建设成光电医疗器械等5-6个多学科交叉研究中心,推进科研组织新模式。
逐步建成有组织科研的制度保障体系。在各方资源的支持下,通过制度建设,推进有组织科研工作,逐步形成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创新培育模式与长效培育支持机制。对接国家需求,对接区域发展和行业发展需求,加强或设立服务国家或区域发展重大需求培育专项等若干科技创新引领专项,引领全校优势力量,围绕学校科技创新十三五目标和整体布局,有组织地协同攻关。
支撑上海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整合上理优势科技创新力量,联合行业优势企业,联合国际著名科研机构,完善协同创新体系,建设高端能源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太赫兹技术创新研究院、医疗仪器设备协同创新中心等10个校级层面的协同创新中心,逐步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
加强文科科研,建设文科科研基地。加强文科科研,建设文科科研基地,通过多学科交叉和方向精准培育,建设具有我校特色的人文社科研究方向。设立人文社科培育专项,力争“十三五”期间国家社科年度获批数达到10项,决策咨询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每年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1-2项,在电子商务领域,成为国家或上海市智库。加强建设“基于互联网+的上海创新发展研究基地”,筹备建设“理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等2-3个省部级人文社科基地。培育人文社科奖项。每年争取获得省部级人文社科奖1-2项,并争取获得省部级人文社科一等奖。
加强知识产权和科技获奖工作。引领和营造重视学术成就、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氛围,实现专利分级分类管理制度,提高授权专利的转化率和转让率,促进知识产权的实施应用;围绕国家和省市科技奖励的申报要求和特点,针对学校重点发展学科领域,开展成果的培育工作;科技成果获奖争取每年有稳步增长,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在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取得突破。
六、对接国家国防需求,加强军工科研
维护和申请军工证书。“十三五”期间,我校仍需进一步完善保密制度和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获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认证,力争获得“武器装备承制资格”。
扩大认证范围。“十三五”期间,在目前的飞机空调车空调系统和光学元器件的领域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适用范围,拓展我校承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协作配套任务的领域。
建设国防科研基地。“十三五”期间,以国防科研基地建设为中心,出台军工科研项目校内培育计划,制定适合加快我校军工科研发展的政策和措施,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军工科研的积极性,创造军工科研的良好氛围,促进军工科研的发展。同时充分发挥学校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与知名军工企业集团建立联合研究或产学研平台。“十三五”期间,争取军工科研项目经费达到5000万以上。
七、国际化战略,引领前沿发展
以重点领域为突破口,建设国际联合科研基地。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重大前沿学术问题,以光学工程、系统科学等优势重点领域为突破口,整合资源、集中优势,联合国际优势科研力量,建设国际联合科研基地。通过基地建设,为加快造就学术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创造国际化平台,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外部学术交流空间。
着眼于国际化战略,以国际重点前沿关键技术研究为突破口,建设“中加合作国际交通研究中心”、“上海LIGO国际联合科研中心”、“中德先进制造技术联合实验室”、“中德合作土木工程联合研发中心”等6个具有国际重要影响的国际联合科研基地。
八、以瞄准国家重大需求的科学研究为牵引,打造高水平科研基地
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等国家指导方针,为我校未来五年的发展提供了发展方向。对接国家需求,以应用前景的基础研究、面向应用需求的技术研究为牵引,打造我校高水平科研基地。我校目前已拥有国家光学仪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工业过程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与上海自动化研究院联合共建)等两个国家级科技平台。十三五期间,以太赫兹应用需求的基础研究,以微创医疗仪器设备的应用技术研究为牵引,我校力争再获得国家级高水平科研基地1个,并将大力建设已有的“国家光学仪器质检中心”、“上海市动力工程多相流动与传热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微创医疗器械及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21个科研基地,继续培育建设“制冷系统节能工程研究中心”、“底泥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中心”等10个省部级特色科研基地。
九、推进专业期刊建设、持续提高期刊质量
建立期刊执行主编机制和高被引论文的奖励机制,严格把控论文质量关,实施一系列具体措施(如追踪热点研究方向、热点文章优先发布、建议长文等)提高文章被引率。加强数字化建设工作,组建各刊微信平台,通过网站、微信、电子刊等多种形式扩大宣传力度。主动约请编委、教授等优秀的作者撰稿、投稿,积极参加相关专业学术会议。借鉴高水平理工科大学文科学报的办报经验,适当调整栏目,扩大校外作者投稿比重。
十、对接国内外主流大学排行榜,争取进入中国大学排行榜中百强
第三方大学评价是反馈环节,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为学校改进工作提供依据。因此,大学排名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和重视。
中国需要能够冲击世界一流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也需要能够冲击一流的专业鲜明的大学,还需要在服务地方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争创一流的各类工程技术大学。十三五期间,是学校大力发展的大好时机,争取进入中国大学排行榜中的百强,并能进入世界大学排名的行列。
具体措施:
(1)科研在已经产生重大成效的论文发表同时,抓好论文的被引。特别是抓好ESI论文。争取十三五期间有两个学科进入ESI前1%。
(2)科技进步奖经过多年的培育,已获有省部级奖,在获得省部级一等奖的基础上,积极努力申报国家级奖。
(3)抓好军工的第三个资质申报,服务国防军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