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十三五”】改革创新 奋发有为 推进内涵式特色化发展

发布时间:2020-08-06浏览次数:305

【开栏语】

今年是学校“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回望过去的五年,是披荆斩棘的五年,也是硕果累累的五年。五年间,我们成功召开第八次党代会,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五年间,我们顺利开启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学校事业进入跨越式发展快车道;五年间,我们积极推进内涵式、特色化发展,在上海高校分类评价中稳居应用研究型高校第一梯队前列。

回望,是为了更好地出发。眺望,是为了锚定前行的方向。为了总结过去、启迪未来,我们推出“回望‘十三五’”专栏,通过回顾学校各项事业改革发展进程,激励全校上下更好地担使命、致未来。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创新发展为动力。“十三五”期间,学校全面实施教育综合改革,进行了一系列具特色、有成效、可推广的改革探索。“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教育教学体系改革、学科专业改革……这些实实在在的改革举措,是水滴,是浪花,是河流,汇聚成学校波澜壮阔的内涵式发展新格局。

改革创新,始终是上海理工大学行稳致远的密码。朝着建成特色显著的一流理工科大学的发展目标,学校步履铿锵,不断书写改革创新的新篇章。


打出教育教学改革“组合拳”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新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已从规模扩张全面转向内涵式发展。教育部启动实施的“六卓越一拔尖”计划又被称为是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革命”。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先行先试,全面推进教育教学体系改革,打造人才培养质量的上理品牌。

推进计算机课程、体育竞赛课程、课程思政和外语教学改革,探索具有理工科大学特色的人文素养教育体系……从“四课程一体系” “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到“金专金课建设”“全程式—过程化考核”,学校进行了一系列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着力破解“轻松大学”的困境,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十三五“期间,学校教育教学成果取得了新突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一等奖1项(参与),获市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


丁晓东校长参加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


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努力不仅体现在课程建设上,更是渗透进人才培养的全链条。事实上,学校2018年就开展了新时代本科教育思想大讨论,2019年制定《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为鼓励优秀学生在学业上取得更高成就,制订并实施“荣誉学位”项目;实施科研项目课程改革,以5个一流学科为试点,让本科生以课程形式参与项目研究。

这套教学教学体系改革 “组合拳”,落点是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社会行业需要,进行“精准滴灌”,真正让大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此外,学校以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为契机,加快教学服务、虚拟仿真教学、在线开放课程中心等网络信息平台建设,积极构建“混合式教学”新模式。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深化专业内涵建设 培养“临场工程师”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奔腾而至,这要求高等工程教育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发挥先导作用。五年来,学校传承百年工程教育传统,全面深化专业内涵建设。

自2015年起,完成54个专业自主评估;2017年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10个本科专业、1个研究生专业通过德国ASIIN专业认证,7个本科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8个专业通过AACSB国际认证。

伴随着本科专业评估与专业国际认证,学科整体实力提升的同时,专业特色与优势也在逐步彰显。2018年6月,学校“卓越工程2.0一流专业发展计划”入选首批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建设项目。2019年,13个专业入选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其中国家级专业8个。在“新工科”专业建设背景下,获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人工智能”“康复工程”等“新工科”专业,进一步强化工程教育与先进制造业的紧密联系。


德国ASIIN认证专家组进校考察


与专业内涵建设相配套的,是实践平台的搭建。学校获批“深入推进长三角工程教育联盟实践”项目,将联盟高校扩展为5所,探索长三角工程教育领域高校协作体制机制,并实现“产业学院”工科专业全覆盖,将科研成果和工程实例融入知识体系,培养适应新工科发展需求的“临场工程师”。

“十三五”期间,学校抓住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的重大机遇,形成了以3大国际实验室和1个特色平台为重要载体、重点建设5大一流学科的主攻方向,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进入了ESI全球排名前1%的行列,专业内涵建设跑出了“加速度”。


“长三角高等工程教育联盟”揭牌


“点线面”结合 打造双创教育“升级版”

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作为科研第一线和创意聚集地的高等学校,承担着为社会输送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我校一直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先锋派”,近年来,学校进一步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制定包括《上海理工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创新创业大作业实施办法》在内的10多个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文件,构建了完整的升级版双创教育的制度体系。

自2015级开始,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实施“2+1+1”的创新创业大作业。前2个学分学生可通过修读创新创业类相关课程获得,紧随其后的1个创新大作业学分和1个创业大作业学分被称为“黄金学分”,将高水平论文、创业项目、创新作品、竞赛获奖、专利授权等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成果纳入学分认定范围,以理论应用和创新实践来培养并认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李涵团队项目获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教学成果“‘三结合、三递进、三协同’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获2017年上海市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9年获第五届全国“互联网+”大赛1金1银1铜,实现上海市属高校主赛道金奖零的突破,并实现全国“挑战杯”一等奖历史性突破。

学校还是国家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及教育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2016年学校入选科技部“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2017年学校入选教育部“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和“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特色广受社会关注。


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示厅


推动跨学科“牵手” 新型科研组织模式为创新“蓄力”

人民的需要和呼唤,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时代声音。学校积极践行“把科研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对接国家战略和人民需求,打破学科之间、学校之间、校地之间的“围墙”,交叉合作,联合攻关,持续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

五年来,跨学科交叉创新结成累累硕果,医工交叉就是其中之一,在促进学校特色化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学科新的增长点。从2017年起,学校着力推进医工交叉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布局,2019年,学校明确以医工交叉作为学校特色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与交大医学院共建“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与新华、九院等开展医工交叉科研合作并启动项目43项。与杨浦区合作共建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市东医院,开创了无临床医学学院的工科高校拥有附属医院的先例。

将科技创新直接瞄准产业社会的实际需求,新型科研组织模式应运而生。在医工交叉创新中心以外,学校布局“人工智能+”,机器智能研究院建设初具规模。对接制造强国战略,成立“增材制造研究院”等协同创新平台,获批教育部太赫兹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多学科的融合协作,除了碰擦出更多的创新火花,也构建了新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医工交叉研究生院”为例,学生在真实的医工交叉项目中进行实战,一边实践科技创新,一边探索工程应用,打造了医工复合型卓越创新人才的“蓄水池”。


我校和交大医学院共建“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和“医工交叉研究生院”


建设技术转移体系 打好科技创新“后半场”

从“创新链”到“产业链”,技术转移转化被称为科技创新的“后半场”。“十三五”期间,学校积极响应与践行国家与上海市的系列科技成果转化法律法规与文件,重点从制度体系、管理体系和支撑体系等方面,畅通技术转移转化的“主动脉”和“微循环”。

从需求到研发,从研发到制造,从制造到产品,学校以技术转移工作站为抓手,发起成立长三角高校技术转移联盟,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在长三角区域建设了29个技术转移工作站。

在技术转移体系的重要“关节”,学校则通过搭建平台提升服务产业的能级。长于“创新链”的我校和交大医学院,携手工于“产业链”的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上海新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建医疗器械创新与转化平台,打造“医院-高校-研究院-企业-医院”的医疗器械产业闭环。此外,学校合作推进杨浦科技园区联合成长投资基金“星火燎原”计划,在克拉玛依市建立“技术转移分中心”。


我校携手沪三方共建医疗器械创新与转化平台


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收益分配一直是“最后一公里”难题。 “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意见22条”发布后,我校率先探索股权激励机制改革,为科技成果顺利转化开出良方,太赫兹团队成了第一批“吃螃蟹”的科研团队。学校成立“太赫兹技术研究院”,通过“先投后奖”的方式,完成了无形资产作价入股创办创新型企业的创新实践。太赫兹科技成果转化案例成为全国首单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税收优惠案例,并荣获全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奖”。

为了让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有章可循,学校还配套制定了《上海理工大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管理办法》等,成功实践了“白板家”项目的在岗创业模式与“胶囊内窥镜”项目的离岗创业模式,充分激发科技人员创新活力,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2019年,我校成功获批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主流媒体对太赫兹科技成果转化案例进行特别报道


实施总会计师制度 织密内控管理“安全网”

随着高等教育发展进入“新常态”,资金资产管理也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情况:办学资金来源渠道多元,经费使用情况多样,那么该如何管好高校“钱袋子”?2015年,我校率先成为总会计师制度试点单位,建立健全学校内控制度体系,为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总会计师制度的实施,有大额资金流动联签权的“放”,也有健全学校财务管理的“管”。五年来,学校修订和完善了财务、预算、资金、资产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对财务工作组织程序、工作流程、考核标准进行规范,夯实了学校的财务管理基石。建立了“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管理体制,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实现了预算管理及报销流程由线下到线上的迁移、支付方式由现金转为无现金的改革,提升了师生的满意度。

学校内控制度不断完善,从顶层设计入手,围绕经济活动涉及的预算业务、收支业务、政府采购业务、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以及合同管理等8项业务模块,修改完善制度,进一步清晰权责界限,注重事先控制、审前防患,加强每一项业务在各个环节的管理和监督,从根本上提升了学校内部管理水平。


供稿:新闻中心

文:李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