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市教卫工作党委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评选表彰推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相关要求,经校党委集体研究,拟推荐李长琳同志为“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拟推荐学生工作部(处)为“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现将拟推荐对象的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公示如下:
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拟推荐对象
李长琳
李长琳,女,1974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省六安市,大学本科学历,2003年3月参加工作,现任上海理工大学卫生科科长。李长琳同志从学校开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伊始,作为卫生防疫重要部门的负责人全程参与抗疫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放弃休假,坚守一线。因疫情突然,又恬逢春节假期,李长琳同志接到防疫任务后立刻开展工作,她睡在两个储物柜拼成的床上,一待就是9天9夜,自疫情发生以来,共值夜班60多天。
快速响应,储备物资。由于疫情发生突然,初期物资相当紧缺,她立即组织动员全科人员通过各种渠道筹备防疫物资,共采购储备口罩、手套、酒精、84消毒液,隔离衣、防护服、额温枪、腋下体温计、三氯消毒片、紫外线车等物资80余万件,确保学校防疫物资持续供给,为学校防疫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
科学防疫,精准处置。迅速设立了发热人员观察室,主持制定与实施各项发热处置预案,及时组织全科人员进行了相关演练与培训。此外,她还通过宣传部向全校公布了她的手机号码,保证24小时畅通,抗疫期间,她亲自处置发热病人180人次,全程跟踪每一例发热人员,及时做好消毒隔离及心理安慰等,消除不必要的恐慌。疫情期间,及时按市教委及市区卫健委和疾控部门要求,做好各种统计上报工作,共上报市教委 130余次,上报市区卫计委200余次,并保持与学校所在社区的合作联系;共处理中高风险地区来校人员20人;组织预约核酸检测19批次,共400余人,有效保证了校园的健康安全。
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拟推荐对象
学生工作部(处)
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学生工作部(处)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学校各项疫情防控部署,以24小时“战时”状态,全力守护学校26000余名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维护校园稳定和学生成长成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守住底线,确保一个都不能少。创建“1+16+X”网格化工作体系,校级成立1个疫情防控与学生教育管理领导小组,16个学院成立院级工作组,校区、年级、班级组成若干工作团队。依托“智慧校园”建设,上线welink平台,开通每日健康打卡、公共导引、进出校审批等,为返校复学提供大数据支持。资助中心对重点地区和因疫情困难学生发放补贴26.4万元,惠及学生1983人;心理中心开通第5条面向全国疫情防控心理支持热线,累计接待300人次,回复邮件50余封;依托玛丽亚少数民族教育工作室,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关心教育。
勇于担当,努力实现“两手赢”。利用学校返校复学先发优势,成功举行2500人在校内主分会场,25000余人网上参与的毕业典礼,《尚理之歌》入选学习强国十大毕业歌;成功申报中国科协2020年度学风建设资助项目,全国共立项118项;机械学院本科生熊沛琪获评上海市大学生年度人物;积极发动大学生入伍,男兵81名,其中应届毕业生42名,超额完成任务;就业中心组织云直播60余场,云招聘11场,参与企业1800余家,投递简历6万余份,截至8月28日学生就业率91.61%。
云上指导,教育管理服务三管齐下。作为上海市首批返校复学高校,学生工作部(处)发动辅导员积极召开战疫“云班会”,开展“战疫微课”,广泛宣传战疫中的爱国奉献精神,“上理大学生”等公众号发布“致上理学子的倡议书”、“疫情防范知多少”等,积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青媒逐马”辅导员工作室在线创办“初心学堂”,推出专业课、心理辅导、素养教学和学习分享等;牵头组建答疑小组,累计回复学生咨询6032个;严格实行进出校审批,累计审批返校20000余人,进出校114939人次。
公示时间为2020年9月12日—2020年9月16日。如对拟推荐对象有异议,请于公示期间向学校党委组织部反映。联系电话:55271621;联系地址:军工路516号487信箱(邮编200093);电子邮箱:zzb@usst.edu.cn。
我们将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履行保密义务。为便于对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请提供具体事实或线索,并请提供联系方式,以便反馈情况。
上海理工大学党委组织部
2020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