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五届五次教代会工作报告

索取号:0105000-2021-0017发布时间:2021-03-24浏览次数:173

砥砺奋进十四五   比学赶超开新局

——在上海理工大学第五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2021316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上海理工大学第五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我代表学校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

 

第一部分:2020年工作总结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收官、十四五谋划之年,在“百年大变局、全球大疫情、秩序大调整、民族大复兴、内外大循环”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面临着多重挑战和机遇,但我们无惧挑战,奋勇前行,收获了多方关注和好评——

我们获得了考生和家长的广泛关注:本科招生志愿满足率达到95%5个大类专业的一志愿率达到100%。我们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校友企业地江集团反哺母校,捐资2000万元,人才培养质量获龙头企业认可,中行上海分行捐资1000万元;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满意度高。我们获得了政府的广泛关注:学校赢得了更多先机与支持;在上海高校分类评价中,上海理工大学居应用研究型大学第一名。学校事业展示出良好发展态势,综合实力得到显著提升,交出一份份可喜的答卷。

一、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

加强党委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坚持“五个人人”理念,出台《关于坚持以师生为本,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全面总结“十三五”,推进“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广泛凝聚群团、统战、老同志、校友等各方合力。

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推动党建质量提升,获批1个市教育系统“党建服务中心”。制定干部队伍建设三年规划。强化干部培训和监督管理。深化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制定实施“四责协同”机制实施办法。形成“一巡双改两报告”工作机制。

二、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多措施保障“停课不停学”。启用智慧教学大楼,做好教学、招生录取等工作。专题研究制定就业方案,学校就业率位于同类高校前列。

联防联控,分批分类推进复工复学。全年召开66次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因时因势调整防控举措利用信息化精准管控手段,开发学校公共场所导引系统

在科技抗疫中贡献上理方案。围绕疫情防控急需,快速组建研发团队,助力科技抗疫。多份资政专报被采纳,获国家最高领导人、副国级领导人、省部级领导批示。

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细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方案,出台《任务书》。通过校领导上思政课、新型班主任、“新时代·中国说等,构建协同育人机制。

推进思政课和课程思政改革创新。制定思政课改革创新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推进思政“金课”课程体系建设。重点建设7个领航学院、24个领航团队、2个课程思政示范专业、180门领航课程。研制体现理工高校特点的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和操作规范,覆盖100%的专业、100%的教师、100%的学生。

四、深化工程教育教学改革

打造质量工程,建设一流本科。实施荣誉学位、项目课程、课程全程式-过程化考核、“四课一体系”改革,探索建设产业技术学院,推进长三角高等工程教育联盟本科教育共建共享。获得43项国家级、41项上海市级本科教学建设项目。再获全国“互联网+”大赛金奖,在“挑战杯”等重要竞赛中表现卓异。

生源质量大幅提升。18个省份录取与一本线的分差超过2019年,比例将近70%。硕士研究生一志愿报考人数、博士录取人数平稳增长。

五、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学科水平和实力不断提高。以“3个工科国际实验室“1个系统管理特色平台建设为载体,推动光学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和系统学科5大一流学科建设管理科学与工程1个高原学科建设。组织21个一级学科点参与第五轮学科评估。对接上海三大主导产业需求,组建医工交叉、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军地结合跨学科创新中心:医工交叉致力于打造“政产学研医用”一体化创新闭环,项目攻关和产业化稳步推进;“人工智能+”科研成果获国内外广泛关注,多学科集成的机器智能研究获得多项核心技术突破;学校与海军大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面向海军作战和基地保障等需求,开展联合攻关。

科学研究实力持续增强。纵向科研项目到款连续三年破亿元大关。获批国家自然基金64项、军工科研项目71项、人文社科研究省部级及以上项目37项。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市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1项。高质量论文、发明专利授权、决策咨询报告量稳步增长。获批3个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市专业技术服务平台、1个交通运输部研发中心(合作)。

六、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构建师德师风考评长效机制,制定师德师风建设管理办法,明确外籍教师、荣誉评选、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流程规范。

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成立人才办公室,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4位院士加盟,自主培养2名国家级领军人才,获批国家和市级人才10余人。引进其他省部级人才10人、海内外优秀青年教师128人。

推进教育评价改革。贯彻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探索实施分类评价。修订教学擂台赛、引进人才聘任绿色通道实施办法,试行党务人员“双线晋升”通道。

“十三五”时期,特别是高水平大学建设以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教师规模扩大,队伍结构优化,薪资水平提高,收入福利增多。

七、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探索教育对外开放新路径。启动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项目。新增与日本长崎大学、古巴哈瓦那大学的合作。入选教育部首批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成立上海公共外交研究院。完成来华留学质量认证专家组来校现场考察认证。

擘画全面战略合作新版图。与杨浦区、黄浦区、青浦区、浙江台州市等开展交流合作,与商飞、光明、重燃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再添上理大家庭新成员。与杨浦区共建上理工杨浦基础教育集团,增加附属幼稚园、附属实验初级中学、附属少云中学(筹)。与黄浦区共建附属储能中学,与嘉善共建附属嘉善实验学校。

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改革考核评价。将党政工作要点、市级分类评价指标等纳入部门年终考核指标体系。采用“绩效+任务”模式优化二级学院办学绩效考核指标。修订二级管理部门绩效工资基础性津贴二级分配实施方案。

深化机构改革。组建本科生院、科研院,划转成立教师发展中心。

建设智慧校园正式上线运行200余项智能服务与应用。加强校级实验共享平台和共享机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校。首批认定依法治校示范学院7个、达标学院10个。梳理学校规范性文件370项,完成立改废”147项;校级议事协调机构由127个精简至35

九、建设品质校园

南区新建一期及其配套设施工程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推进军工路516号和1100号校区改扩建工程、海安路地下通道建设。推进后勤服务标准化建设,改造食堂、图书馆、浴室等学习生活空间。健全“大安全”制度体系。推进垃圾分类和反餐饮浪费工作。

 

 

第二部分  2021年工作展望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发展开局之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第一年,也是学校实现第八次党代会“第二步”发展目标的起步之年。“砥砺奋进十四五,比学赶超开新局”,上海理工大学将始终保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乘势而上,再创辉煌,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一、以规划为引领,奋进“十四五”

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统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

以“十四五”规划引领新一轮发展。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及各项专项规划,做好年度任务分解。

二、深化内涵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

以学科建设为“体”,提高核心竞争力。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新工科教育改革为抓手,推进本科教育内涵发展。深入开展研究生教育思想大讨论,促进研究生教育提质增效。优化学生党建与思政工作体制,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

坚持“3151”高水平大学总体思路,推进学科内涵建设。不断占领制高点,提高创新策源能力。继续推进医工交叉、人工智能、军地结合跨学科协同创新,建立需求导向的聚焦攻关机制。加快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不断完善闭环式一体化创新体系。做大做强国家大学科技园。

完善师德制度规范,健全落实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加大优秀青年人才及高层次人才引育力度,积极培育和申报院士,注重对博士后优秀人才的引进。深入推进新一轮人事制度改革。完善青年教师培养体系,在过渡住房、子女入学、医疗保险等方面加大人才服务力度。

做强信息化和国际化“两翼”,助力事业腾飞。实施“一表通工程”,搭建校级运维监控平台,打造一网畅学升级版。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信息化保障工作。

探索后疫情时代“在地国际化”办学模式。筹建“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培养基地”,推进国际联合实验室建设和各学科国际学科咨询委员会建设,积极组织申报“111计划。推进国际学生全英文课程与专业建设。继续开展国际认证工作。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知识产权管理服务体系。

持续探索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推进教育评价改革。优化直属部门年终考核指标体系,强化分类考核评价。完善二级管理部门的绩效目标制定、办学绩效评价机制,深化“任务+绩效二级分配改革。

推动两级管理改革。探索开展“院办校”模式改革和以学科发展为导向的二级学院结构调整,探索跨学科创新管理新模式。

健全合作联动机制。健全对外交流合作事宜的管理机制和制度建设。支持版专升级发展。完善理事会指导下的基础教育集团体系。大力支持附属市东医院建设三级乙等综合医院。稳步推进校属企业改制。

促进资源优化共享。加快分析测试中心建设,试点实施校内部分公共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探索资源共享、成本共担机制。做好楼宇功能调整及修缮的设备配套服务,提高使用效能,全面清查与盘点资产。持续推进依法治校示范学院建设。提升财务统筹、内控、管理、评估能力。加强审计结果共享,强化审计整改,增强审计监督效能。

加快校园基本建设。完成校园修建性详细规划。加快推进军工路516号校区、1100号校区改扩建工程。启动海安路地下通道建设,持续推进空间改造。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节能减排工作。大力推进服务型机关建设。

守牢安全稳定底线。提升常态化疫情防控校园安全管控水平。开展安全专项重点整治。加强重点部位防控。完善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治安与综合治理规范体系。加强信息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推进军工保密体系建设。

发挥党建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加强宣传思想、精神文明、基层党组织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凝聚民主党派、统战团体、党外人士、老干部、群团组织、校友等各方智慧力量。

三、对外争取资源,承接改革试点

争取国家和上海重大平台、专项、计划。全力推进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市科委工程中心、创新中心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基地的申报和建设工作。积极参与“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推进上海市市级重大专项落地。推进“先进医学与保障技术研究院”建设。启动装备承制单位资格证书申报工作。完成高水平大学第一轮验收、高水平创新团队终期评估,并做好新一申报工作。做好新一轮高峰高原学科申报工作。争取上海市、国防科工局、食药监局、有关区县等支持。推进大额捐赠协议签订。拓展非学历教育。承接国家、上海教育综合改革试点。

 

同志们,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服务上海国际大都市建设,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上海理工大学使命在肩、初心如磐。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负盛世,锐意进取,在高水平大学建设征程中,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鸣奏比学赶超、砥砺奋进的最强音,向着“特色显著的一流理工大学”目标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