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审定稿)

索取号:0201000-2021-0034发布时间:2021-10-29浏览次数:2235

上海理工大学“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审定稿)

 “十四五”时期是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期,是上海在基本建成“五个中心”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向全面建成“五个中心”迈进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期,是上海理工大学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师生奋发一心共同迎接学校120周年校庆的最后一个五年规划期。根据国家和上海的总体战略部署,结合学校办学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环境

(一)“十三五”取得的建设成效

1.总体成效。“十三五”时期是学校改革和发展取得重大成效的五年。在上海市的指导和支持下,通过“本科教学骨干教师激励计划”“课程思政整体改革领航高校”“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等政策引导,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水平得到显著提高;通过全面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内部治理水平得到持续改善;2018年启动建设“高水平地方高校试点建设项目”,明确聚焦“3151”发展路径1,并对接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前沿需求,凝练形成三个跨学科创新领域2,综合办学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在国内主流的第三方评测中已稳居中国高校百强行列3。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期间,学校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两手赢”,有序、有力、有效落实疫情防控和复工复学复教复研工作,市委主要领导来校检查和指导时给予了肯定。

2.突出亮点。各方面建设的突出亮点如表一所示。

表一  “十三五”期间各方面工作突出亮点

人才培养方面

  • 获国家教学成果奖2

  • 新增3个一级博士点,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8

  • 两获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实现市属高校零的突破

  • 获全国“挑战杯”一等奖,实现历史性突破

  • 研究生数学建模大赛获总分全国第一

  • 光电学院获批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

  • 发起“新时代·中国说”大学生思政讲师大赛,补强“全员育人”的学生自我德育环节,得到教育部门户网站宣传推介

  • 大力推进卓越工程教育,被教育部高教司评价为地方高校“好样板”

科学研究方面

  • 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自然科学基金奖一等奖1项,内蒙古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

  • 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1

  • 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1个,优秀青年项目2个,重点项目3个;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

  • 继“十二五”期间工程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之后,材料学科、化学学科也先后进入ESI全球前1%

服务社会方面

  • 与商飞、重燃、华为、光明、中科院上海分院等签署合作协议

  • 获批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 在长三角区域建立技术转移工作站累计29个,在新疆喀什建立技术转移分中心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 庄松林院士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

  • 全职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其他国家级人才11

  • 自主培养教育部“长江学者”等国家级人才5人次

  • 入选ESI“高被引科学家”4人次

文化传承创新方面

  • 以沪江大学首位华人校长刘湛恩爱国事迹改编的大师剧《刘湛恩》被列为市教委精品文化项目

  • 成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对外交流合作方面

  • 与莫斯科大学共建太赫兹国际联合实验室

  • 发起成立“一带一路”医学器械创新与应用联盟

  • 40%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ASIINAACSB等国际认证

校园基本建设方面

  • 新建建筑面积14.7万平米

  • 完成第一教学楼大修、主校区南区基本设施修缮等重大项目

  • 完成电力系统大改造,全校学生宿舍安装了空调

党的建设方面

  • 医食学院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

  • 光电学院教工党支部、版艺学院传统文化工作坊党支部、中英学院教工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3.关键指标。“十三五”规划关键指标完成情况如表二所示。

表二 “十三五”规划关键指标完成情况

项目

指标

目标

完成情况

全日制在校生数(人)

25500

26335

研本比(全日制)

1:2.2

1:1.8

生师比

16:1

16.4:1

毕业生初次就业率

96%

97%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篇)

1

取消评选

上海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篇)

10

取消评选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项)

1-2

2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数(个)

7

8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数(个)

26

27

硕士专业学位门类(个)

12

18

新增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个)

1-2

1



专任教师规模(人)

1700

1888

新增“国家级”人才(人)

25

24

新增“省部级”以上各类人才(人)

75

83

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业教师比例

80%

75.98%

拥有海外经历教师比例

40%

37.01%

新增国家级高水平科研基地(个)

1-2

4

新增省部级科研基地(个)

5

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项目(项)

350

334

国家科学技术奖(项)

1

2

横向科研经费年增长率

10%

14.3%

年均省部级科技成果(项)

15

12.4

年均科技成果转化数量(项)

20

22.2

年均SCISSCI检索收录科技论文(篇)

650

735.6

年均授权发明专利数(项)

150

327.6


(二)“十四五”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

1.两个大局相互激荡交织的战略背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具体来说,以人工智能和5G应用引领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新,新冠疫情引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和更加不确定,中美关系经历建交40多年来最严峻局面等,促使国家确立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适应国际国内新形势,对接跨领域、跨维度的产业快速迭代升级,上海理工大学必须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聚焦前沿性、颠覆性技术,提升创新策源能力。

2.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服务面向。根据中央的战略定位,上海的发展将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以推进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和三项新的重大任务为战略牵引,以强化“四大功能”、深化“五个中心”建设、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为主攻方向,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为根本动力,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加快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引领城市,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上海理工大学传承百年文脉,身处“每一艘开往上海的轮船”必经之地,始终应与这座城市的改革与发展同频共振。

3.高等工程教育新一轮变革的时代召唤。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加速渗透,对传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有鉴于此,MIT2017年启动了新一轮工程教育改革4,世界工程教育名校纷纷奋起直追,全球工程教育格局即将重洗。2019年起教育部全面推进以新工科为首的“四新”专业建设5,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尤其是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上海理工大学拥有百年工程教育底蕴,是国家机械工业传统名校、上海市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理工科地方高校,必须抢抓机遇,努力走在世界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前列。

学校2018年召开的第八次党代会初步确立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统一了共识。虽然地处上海市区滨江办学,物理空间不足的局限长期存在,但只要积极主动应对新形势和新挑战,在内涵建设高质量发展上下功夫,在聚焦重点凸现特色上下功夫,在深化改革创新和加大开放融合上下功夫,学校必将在“十四五”期间取得新的飞跃,向120周年校庆交出完美的答卷。

二、总体战略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的精神,学习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主动应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相互作用,积极服务上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体目标,牢牢抓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入推进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大力提升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勇于担当作为,以求真务实作风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细到办学全过程。

2.坚持以师生为本。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师生人人都能成功出彩的圆梦之地、师生人人都能有序参与的治理样板、师生人人都能共享共用的品质校园、师生人人都能感受温暖的温馨大学、师生人人都能归属认同的精神家园。

3.坚持聚焦重大需求。在上海落实中央部署、积极打造形成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的进程中,找准学校的发展方位,积极服务上海“四大功能”“四个第一”建设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主动对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大力推进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

4.坚持系统观念和新发展理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坚持全校一盘棋。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办学的全过程,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5.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坚持以改革求突破,以改革谋发展,以不断完善大学内部治理体系来助力高水平大学建设。瞄准“硬骨头”,勇闯“深水区”,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来实现办学水平的持续提升。

(三)发展目标

 “十四五”时期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包括1个中心、5项标志性成果、18项关键指标。中心目标是:始终坚持“卓越工程教育”6,办学特色更加鲜明,百强高校地位更进一步,国内理工类高校位居前列,与上海城市地位更加相衬。

5项标志性成果是:形成一系列全国领先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示范案例,23个学科争创国内一流且具有一定的世界影响力,若干领域为上海及长三角提供重大科技策源,大学科技园持续保持国内优秀且成为地方高校科技园先行典范,整体办学水平持续保持上海市同类高校前茅。

18项关键指标是:

序号

指    标

十三五

十四五

备 注

1

研本比

1:1.8

1:1.7

当年数据

2

国家级荣誉称号7(个)

8

20

累积数据

3

国家级人才(人)

72

100

累积数据

4

一年以上海外经历教师占比

37%

50%

当年数据

5

本科生继续深造率

28%

40%

当年数据

6

互联网+金奖和挑战杯特等奖(项)

2

5

累积数据

7

国家级本科教学建设项目8(项)

17

4550

累积数据

8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项)

2

2

累积数据

其中:以第一单位获奖(项)

1

1

累积数据

9

新增博士点(个)

3

36

累积数据

其中:

新增一级学科博士点(个)

3

24

累积数据

专业学位博士点(个)

0

12

累积数据

10

国家自科和国家社科立项数(项)

69

120

当年数据

11

SCISSCIA&HCI收录论文(篇)

1896

3000     

当年数据

其中:

以第一单位发表(篇)

1108

2000

当年数据

三大刊9系列刊物

96

150

累积数据

三大刊正刊

0

1

累积数据

12

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项)

7

810

累积数据

其中:以第一单位获奖(项)

4

45

累积数据

13

国家级科技奖(项)

2

47

累积数据

其中:以第一单位获奖(项)

0

35

累积数据

14

国家级科研平台(个)

4

45

累积数据

其中:以第一单位建设

0

12

累积数据

15

成果转化收入(亿元)

1.03

2

累积数据

其中:专利转化收入(亿元)

0.05

0.1

累积数据

16

科研经费总增长幅度

48.92%

50%

累积数据

其中:

纵向科研经费增长幅度

44.11%

51%

累积数据

横向科研经费增长幅度

26.58%

32%

累积数据

JG科研经费增长幅度

408.37%

100%

累积数据

17

大学科技园产值(亿元)

60.1

120

当年数据

其中:

军工路主基地产值(亿元)

52.4

100

当年数据

挂牌上市企业(个)

0

12

累积数据

18

全国文明校园

累积数据

(四)发展战略

确立四大发展战略,引领各项事业开展。

1.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主战略。对接国家和上海“十四五”发展总体要求,遵循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前沿趋势,在物理空间受限等客观约束性条件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高质量的内涵式发展理念引领办学全过程。

2.聚焦特色和交叉创新战略。聚焦学校在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传统特色,坚持高水平大学发展路径,不断凝练和强化国内一流且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特色研究方向;服务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持续推进跨学科交叉创新。

3.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战略。改革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深入结合科研一线和产业一线,提升人才的创新精神、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引领科技发展前沿,提升“01”的原始创新能力;紧贴产业发展前沿,提升创新策源能力。

4.人才强校和团队协作战略。以提升教师创新能力为切入点,以青年教师的培养为重要抓手,以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为核心,以团队建设为体制机制改革重点,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结合学校自身定位与发展特色,着力打造一支德才兼备、开拓创新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三、主要建设内容

(一)重点任务

着力推进六大重点任务,确保落实“十四五”发展目标。

1.大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持续完善“三全育人”体系。在全员育人方面,重点推进深化“两支队伍”10、创新新型班主任、本科生班导师、研究生导师、学生自我教育等建设内容,积极探索校友、社会、家庭等协同育人机制,大力推广长三角“新时代·中国说”大学生思政讲师大赛;在全程育人方面,重点推进深化示范马院、思政课改革等建设内容,不断完善思政课程和教材全程不间断的体系建设,积极探索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新模式;在全方位育人方面,重点推进深化课程思政领航计划、学风建设和学术道德、三大课堂11融合互通等建设内容,全面推进“十育人”12,着力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学院(系)、特色典型示范项目等先进典型,提升学生党员培养发展工作水平,积极打响“工程德育”特色品牌

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不断完善教师工作部的组织架构和创新工作机制,把师德师风建设贯穿教师职业发展生涯全过程。把师德师风建设融入教学活动,有机渗透进入教学运行、教学改革和教学评价考核的各个环节;把师德师风建设融入科研活动,强化学术诚信,积极利用科学知识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活品质提升;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师资队伍团队建设的首要内容,制定师德师风负面清单及处理办法,强化师德考评落实;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基层党建的重要工作内容,强化教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树立教书育人模范典型,建立教师荣誉表彰制度体系。

2.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系统观念为指导,积极探索五育互通互融、协调发展的创新模式。科学规划和统筹发展各层各类教育,根据研本比总体规划目标,合理调整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规模和结构,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增加本科生规模,适度扩大硕士研究生规模,快速提升博士研究生规模,稳步发展留学生教育,办好继续教育。

在本科教育工作中,高举“卓越工程教育”大旗,始终坚持卓越工程人才和卓越工程背景人才培养的初心,始终坚持在工程教育改革前沿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优良传统,持续深化一流本科建设。在主攻方向方面,围绕“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借鉴学习国际工程教育改革先进做法,着力推进“双万计划”、课程教材等国家级本科教学项目的培育和建设;在结构布局方面,围绕上海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等先导产业和重点产业,加快传统专业的转型升级,提前布局产业急需的新专业;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不断完善和改进大类招生大类培养、荣誉学位、项目课程、产业技术学院、“书院制”、“四课一体系” 改革13、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专业国际认证等教育改革内容;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以互联网+双创大赛、挑战杯等全国顶级赛事为抓手,大力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综合能力培养。

在研究生教育工作中,积极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制定并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方案,不断深化一流研究生教育建设。在学制改革方面,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导向,适当调整硕博培养年限,扩大硕博贯通培养;在教学改革方面,探索建设本研一体化课程,加快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培养模式改革方面,以医工交叉为试点大力推进交叉学科培养,并不断完善研究生国际化能力培养体系;在培养标准改革方面,积极落实“破五唯”要求,探索培养成果多元评价和代表性成果评价机制;在导师队伍建设方面,探索以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支撑高质量培养,持续优化和扩大兼职导师和联合导师队伍;在办学拓展方面,积极构建全链条、网络化、开放式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联盟,并积极推动中外合作办学。

规范和做好各级各类招生工作,深化博士研究生招生改革。大力推进就业工作,显著提升本科生和研究生继续深造率;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奖贷勤助减补、国防教育和征兵工作;做好志愿者工作及校友工作,帮助每一位上理学子构筑精彩的人生。

3.大力推进师资队伍建设

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作为学校事业发展的基础工作,建立以学校为主导、学院为主体、学科平台为载体的师资队伍建设格局。

在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坚持党管人才,不断加强和完善人才工作和服务机制;坚持引育并举,抓住当前战略机遇期,用足用好地方的各项人才优惠政策和配套资源,加大国际高端人才和青年人才的引进力度,尤其注重高水平人才团队的整建制引进,不断提升自主培养高端人才的工作力度和工作成效,用好师资博士后、沪江博士后、超级博士后等政策体系,不断加大博士后队伍建设力度。

在师资队伍培养方面,加强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全面提升师资队伍职业能力;严格落实青年教师助教工作制度,不断改进和完善思学、志远和乘风计划,加大开展教师国内外学习与培训,加强对优秀青年教师的支持力度,帮助青年教师成长成才;持续推进以“大团队、大项目、大方向”为特点的教学科研团队建设,打造学科交叉融合高水平创新群体;充分发挥党校的主渠道作用,分类型、分层次、分次序地举办各类人才培训班,有效提高人才队伍素质。

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以教育评价改革为契机,破除“五唯”,改革创新分类评价体系,完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以能力、业绩、贡献为主要人才评价导向,探索代表作清单和各类成果综合评价制度;严格教师首聘期考核,深入推进新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的首聘期管理改革,探索准聘与长聘相结合的人员聘任改革,建立健全人员合理退出机制。

在教师保障方面,用好市区两级政策,同时依托大学科技园的反哺功能,集体承租公寓楼,为青年教师和高层次人才提供保障性过渡房;与杨浦、黄浦、普陀等区广泛合作,共建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系列附属学校,缓解教师子女入学困难;与杨浦区共建附属市东医院,缓解教师和家属就医困难。

4.大力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不断完善和深化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持续推动学科完善前瞻布局调整、加强载体支撑建设、搭建平台引育人才、强化重大需求导向、凝练特色快速发展”。

在学科总体布局方面,围绕国家和上海重点发展产业领域,进一步凝练重点学科的发展特色方向,推动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各方面持续提升;加强支撑学科建设,不断优化和完善重点学科和支撑学科联动发展模式;在持续做大做强新工科的同时,依托学校深厚工程学科底蕴,聚焦地方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需求,推进以医工交叉为核心、以“临床工程师”培养为特色的新医科建设,探索特色显著的新文科和新农科发展。

在跨学科创新方面,对接上海三大主导产业,持续推进医工交叉、人工智能及智能制造、军地结合等领域的建设和发展,通过平台建设、政策供给、制度建设、文化氛围营造,构建学科交叉合作的良好生态。

在学科组织管理和保障机制方面,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大“放管服”为导向,创新和调整二级学院结构布局,探索“院办校”模式,探索建设学部制;以相对独立的交叉学科研究院为载体,不断探索完善“学科特区”创新模式,兼顾其人才集聚性、教学创新性、科研前沿性、学科成长性;持续做好学科评估和学位点增列及动态调整工作,以提高质量为导向,不断完善学位点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完善学科建设投入绩效监测和考核体系,逐步实现学科动态评估和动态管理。

5.大力增长科技策源和服务能级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领域,积极争取和承担国家和上海重大任务,培育和产出原创性、颠覆性成果,持续提升成果转移转化水平,不断提高占领制高点的能力,促进增长科技策源和服务的实效。

在促进原始创新方面,加大鼓励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不断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加大培育顶级论文,确保国家级项目承担数量和科研经费总量持续增长;培育和建设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积极参与“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持续实施“文科振兴计划”,提升服务国家和上海的综合能力;持续推进国防共建高校建设,聚焦海洋领域凝练JG科研特色,培育并获得装备承制单位资格证书;健全协同创新与集中攻关机制,在产业共性技术和重大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开展联合攻关,培育并获得若干项国家科技奖。

在科研体制改革方面,积极落实“破五唯”,大力推进科技评价改革,探索各类成果多元评价和代表性成果水平评价;聚焦关注科技成果质量和实效,大力提升行业企业认可度,积极促进创新链、价值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不断完善“政产学研用”科技创新一体化体系;改革科技成果权益管理,完善作价入股、股权激励等机制,加强技术转移机构专业化服务,建设对接国际标准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在对外科技协作方面,主动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积极参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建立多层次多类型国际科技合作网络,做强做优国际联合实验室。

6.大力推进科技园区发展

贯彻落实上海市关于推进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发展的文件精神,将科技园发展纳入学校整体规划并重点推进。

在整体布局方面,积极对接上海市和杨浦区在军工路滨江建设在线经济集聚区的总体规划思路,探索和创新对大学科技园政策、空间、资金等扶持模式,大力推进科技园军工路主基地的能级提升;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和上海五大新城建设,加大分基地的产业培育和模式创新,推进“长三角高等工程教育大学科技园联盟”建设。

在学校和科技园融合发展方面,围绕优势特色学科和跨学科创新领域,以未来光学和医工交叉为先导,大力整合多学科力量,积极发挥大学科技园科技资源承载、创新要素策源的核心功能,逐步形成具有上理工学科特色的产业集群;加大体制机制创新,与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制形成无缝衔接,大幅增长科技园产值,培育若干上市企业,在创新链和产业链培育上形成多个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案例;打造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的先行先试基地,主动服务和率先承载学校在产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的人才培养改革,对接学校分析测试中心建设打造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的校企协作网络。

(二)支撑体系

以系统观念和新发展理念,探索五个支撑体系改革创新,服务重点任务有效推进。

1.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完善内部治理体系

贯彻落实教育部和上海市新一轮部市共建合作协议精神,主动承担新一轮上海教育综合改革任务的先行先试任务。继续承接用好不断扩大的办学自主权,积极争取各级各类先行先试改革任务。进一步完善大学内部治理体系,落实落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持续优化务虚会研讨、全委会定调、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决策、党政工作会议部署推进、加强督查督办的运行模式。不断加强依法治校,深化校院两级管理,在服务型机关建设、绩效目标和任务管理、两级分配机制改革等方面加大改革创新。

2.加快提升教育信息化,建设智慧校园体系

通过数字化建设转变思维范式、组织模式、治理方式,以“数据+应用场景”的双轮驱动建设路径,推进“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畅学”,实现业务、学习、服务、知识、资讯等融合和共享,全面提升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初步建成“全数字化智能大学”。

3.对接双循环新格局,拓展对外合作体系

一方面,对接上海建设“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深入开展校企、校地、校校合作,不断加强上海理工大学系统14建设,持续推进长三角高等工程教育联盟建设;另一方面,对接上海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不断提升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和层次,打造国际化示范学院(研究院),探索研究“在地国际化”发展新模式。

4.优化资源配置管理,改进筹资用资体系

科学编制预算,规范资金管理,不断完善内控机制。探索二级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担,探索专项经费使用绩效评价及动态调整优化,积极争取负面清单管理改革试点,提高资金整体使用效率。积极提升继续教育、合作办学、社会捐赠、技术转移转化,多元筹措办学资金。优化资源配置管理,加快推进大型设备共享共用和公用房科学管理。

5.高效质优苦干巧干,提质硬件保障体系

加快推进第三教学楼改扩建、大型室内体育馆改扩建、军工路1100号校区改扩建等重大工程建设,“见缝插针”增加学习空间建设,加快推进学生宿舍大修、图书馆阅览室改建、食堂环境改建等民生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国家级保护建筑修缮等校园历史风貌工程建设。不断深化后勤供给,切实提高物业、餐饮、医疗、住宿等保障服务水平。

(三)保障机制

不断夯实保障机制,为重点任务推进保驾护航。

1.不断加强党的建设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坚持紧紧围绕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政治建设为统领,高举伟大旗帜,坚持四个服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实走心,贯彻落实学校党委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确保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学校贯彻落实。牢固树立全面从严治党“人人有责、层层担责”的理念,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全覆盖。毫不动摇坚持“严”的主基调,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深化细化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机制,形成上下齐心、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的工作局面,以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不断提升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

努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实好干部标准,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以复合型干部培养为目标,以多岗位、多业务领域历练为途径,选优配强领导班子和干部,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从严管理监督激励关爱干部。加强干部培训,提高治理能力,不断加强干部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努力建设一支堪当学校改革发展重任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推进基层党建高质量创新发展。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强化二级学院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党的建设与业务工作“两手抓、两促进”。持续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落实落地,以规范化促标准化,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基本制度,着力提高组织生活严肃性实效性。保质保量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优化党员队伍结构。系统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进一步开展标杆院系、样板党支部建设。建设学校党建活动中心,继续做好长三角党建联建一体化,打造党建活动更广阔的平台。

2.深化大学文化建设

坚持“五个人人”重要理念,以“校园可漫步、建筑可阅读、文化可触摸”为目标,做好文化建设顶层设计,积极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凝练和弘扬“爱国图强、开放包融、追求卓异”的新时代上理精神,凝聚和提升全校师生和海内外校友的广泛共识。建设刘湛恩故居红色文化主题馆,不断提升沪江国际文化园品牌形象,打造一批具有历史底蕴和上理气质的文化景观。加大校史发掘与宣传,建设复兴路校区校史馆,推进校史资源向教育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推进学校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建设好融媒体中心和外文网站,讲好上理故事,传播上理声音,不断提高学校的社会美誉度、学术话语权和海内外影响力。

3.优化完善民主管理

不断完善学术委员会作为学校最高学术机构的机制和职能,充分发挥校务委员会的学校事业发展咨询作用,保障教代会、学代会、群团组织等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纪律检查委员会履行党章党规赋予的职责,协助学校党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保障和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做好统战工作,继续组织民主党派和统战团体参与“三全育人”工作。提高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水平,拓展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新领域。

4.严守安全稳定底线

健全安全主体责任考核机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协同机制,强化校园安全监督检查,完善安全检查标准,利用智慧校园平台,提升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效率。完善实验室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和安全监管体系。积极推进安全专项整治,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健全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建立疫情防控常态化和后疫情时代校园公共卫生安全防控机制,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常态化。完善师生员工安全教育与培训机制,提升师生员工和领导干部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加强安全工作队伍建设,以科技引领,提升人防、技防、物防立体化联动防控效能。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主观能动和落实资源保障相结合

进一步凝聚共识、解放思想,善于在资源紧缺的约束条件下,抢抓新一轮战略机遇,主动作为、谋划发展。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和改革试验平台,为规划落实优先保障资源配置。

(二)强化责任分工和鼓励协同合作相结合

加强战略统筹,将规划的重点任务逐年分解至党政工作要点和二级管理部门绩效目标责任书,一张蓝图干到底。建立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推动重大改革专项任务的协同落实。

(三)推进改革创新和持续监督检查相结合

运用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以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探索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加强督促检查,定期对规划推进落实情况进行监测评估,确保规划取得预期成效。

1 “3151”发展路径:即以建设未来光学、智能制造、医疗器械与康复工程3大国际实验室和系统管理1个特色平台为载体,重点建设光学工程、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生物医学工程、系统科学5大一流学科和管理科学与工程1个高原学科。

2三个跨学科创新领域:即医工交叉、人工智能及智能制造、军地结合3个领域。

3第三方评测结果:综合实力排名最高为全国第75名,单项指标排名最高为全国第21名。

4 20178月,MIT启动“新工程教育转型”(New Engineering Education Transformation)计划,旨在重构MIT的工程教育教学,从根本上对工程教育进行一次系统性反思和变革,变革的重点集中在学生的学习方式及学习内容,目标是培养能够引领未来产业界和社会发展的领导型工程人才。

5 2019429日,教育部、中央政法委、科技部等13个部门在天津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6卓越工程教育:是学校在“2008-2020中长期发展定位规划”中提出的办学目标,由学校工程教育特色与海派卓越文化结合发展而来,逐渐形成并不断丰富包括“追求卓越,臻于至善”的理念共识,工程型、创新性、国际化的人才培养定位,一流本科、一流研究生、一流学科的建设内涵等。

7国家级荣誉称号包括:(1)“共和国勋章、人民英雄、人民教育家、人民楷模、人民科学家、人民艺术家、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时代楷模、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最美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师德标兵、全国师德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最美奋斗者、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全国脱贫攻坚奖”等荣誉表彰;(2)“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项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择优推广项目、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最美高校辅导员、最美大学生、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等荣誉表彰。

8国家级本科教学建设项目包括:国家一流专业、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国家级规划教材。

9三大刊包括:ScienceNatureCell

10 “两支队伍”

思政课教师队伍和辅导员队伍。

11三大课堂包括:第一课堂即传统课堂教学,第二课堂即第一课堂外的时间进行的有组织的学习活动,第三课堂即网络课堂。

12 “十育人”

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十大育人体系。

13 “四课一体系”改革包括:体现政治担当的思政课程改革,基础学科中覆盖工程教育最为量大面广的数学课程改革,人工智能时代最为急需的通识教育计算机课程改革,国际视野培养必需的外语课程改革,以及包括美育、体育、劳育、人文素养教育等的综合素养培养体系改革。

14上海理工大学系统:包括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学校和附属医院等。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