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项课题招标公告

发布时间:2024-09-06浏览次数:14

各学院(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十二届市委五次全会精神,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面向全市开展“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项课题招标工作。现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目标任务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紧密结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十二届市委五次全会精神,组织社科专家学者深入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大力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着力推出有理论说服力、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为全市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十二届市委五次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努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提供坚实学理支撑。

 

二、招标要求

 

1.本次专项课题招标由市社科规划办征集一批研究条目作为选题指南(附后)。申请人要在深入学习、准确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学术专长和研究积累按题申报。

 

2.申请人也可申报自选课题。自选题目应紧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具有明确研究目标和较强的现实意义。申请人不得以在研或已申报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市社科规划年度课题、专项课题等相同或相近题目申报本次专项课题。

 

3.申请人要具备扎实的研究基础和丰富的相关前期研究成果。课题申报要着眼服务国家需求,增强问题意识,突出研究重点,体现有限目标,切忌“大而全”。

 

4.课题研究要有鲜明的创新意识。鼓励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采取多学科研究方法,围绕重点问题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着力体现创新的学术思想、独到的学术见解和可能取得的实践突破。

 

5.每项课题资助研究经费10万元。课题正式立项即拨付60%研究经费,剩余40%经费根据课题完成情况和成果质量进行差别化拨付。

 

三、申报资格

 

1.专项课题面向全市公开招标,对申请人和申报单位不限身份,不设门槛,鼓励社会智库专家学者积极参与申报。

 

2.申请人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决策咨询研究经验,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并担负科研组织职责。

 

3.申请人所在单位须设有科研管理部门,能够提供开展研究的必要条件并承诺信誉保证。

 

4.申请人只能申报1项专项课题,且不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本次招标的其他课题申报。

 

四、结项规定

 

1.课题研究周期为立项之日起至2025年4月30日,研究不得延期,逾期未结项的课题将作研究终止处理。

 

2.课题结项时需提交如下成果:

 

(1)最终成果:1篇不少于10万字的研究报告。

 

  (2)阶段性成果:报送2篇高质量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在中央或上海主要媒体上发表2篇理论成果。

 

3.最终成果质量、决策咨询成果获批示或采纳情况、理论成果发表数量将作为课题尾款差别化拨付的重要依据,通过结项鉴定的最终成果将择优予以出版资助。

 

五、工作安排

 

1.专项课题实行网络申报。所需材料从网站(http://www.sh-popss.gov.cn)下载。

 

2.申请人需登录市社科规划课题管理服务平台,注册个人用户(已注册用户直接登录系统),完成实名认证,补充(更新)个人资料,填写相关申报数据,提交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审核。

 

3.各单位科研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课题申报工作的组织和指导,严格审核申报资格、前期研究成果的真实性、课题组的研究实力和必备条件等。

 

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申报不予受理:

 

 (1)申报资格不符合《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规定的基本条件。

 

 (2)选题不符合课题招标要求,或不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或“课题论证”明显简单草率;或无相关前期研究成果或前期研究成果与所申报课题无关。

 

 (3)申请书填写内容(包括申请人及课题组成员的基本情况、前期成果等)不实、弄虚作假,或相关成果存在署名等知识产权争议。

 

 (4)申请人主持的各类课题被撤项或终止处理尚在资格限制期内,或有其他信誉不良记录被通报批评的。

 

4.课题申报系统于9月14日零时至9月23日17时开放,逾期系统自动关闭,不再受理申报。

 

本校安排:请依托本校申报的老师,于9月20日(周五)前完成网上申报并提交(注意仔细阅读申请书填表说明),逾期填报不予受理。


  附件:

  1.选题指南

  2.专项课题申请书.doc



 联系人:沈晓萍

联系电话:35310902

科技发展研究院

2024年9月6日

 


 


附件1:选题指南

1.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研究

2. 党的二十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研究

3.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研究

4.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研究

5.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经验、规律性成果与原创性理论研究

6.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六个坚持”原则的学理化阐释研究

7.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制度体系、内在逻辑体系和整体协同研究

8.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时期的外部环境研究

9.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成要件与建构路径研究

10. 国有企业履行国家战略使命评价制度与考核体系研究

11. 面向新质生产力的民营企业转型提质研究

12. 新时期实现市场主导的有效投资内生增长机制研究

13. 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和跨区域保护合作机制研究

14.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国际消费中心建设体制机制研究

15. 重点产业链安全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研究

16.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提升产业链韧性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17. 重大产业基金运作和监督机制研究

18.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研究

19. 全球城市教育科技人才协同体制机制比较研究

20. 高水平创新共同体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研究

21. 制度型对外开放助力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建设研究

22. 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统计指标核算体系研究

23.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研究

24. 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

25. 超大城市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的路径和经验研究

26. 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理论内涵与体制机制建设研究

27. 强化贸易政策和财税、金融、产业政策协同问题研究

28. 新时代优化区域开放布局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研究

29. 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协商民主机制研究

30. 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研究

31. 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研究

32. 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研究

33. 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研究

34. 超大城市老龄群体数字融入困境与空间治理研究

35. 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和环境风险管控体系研究

36. 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研究

37.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的影响机制

38. 超大城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39. 海外利益和投资风险预警、防控、保护体制机制研究

40. 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有效途径

41. 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机制和实践要求研究

42. 上海全方位大力度推进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研究

43. 上海率先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推进“五个中心”建设研究

44. 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研究

45.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中的长三角引领示范作用研究

46. 上海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研究

47. 长三角协同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的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48. 体系化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研究

49. 全面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更高质量推进上海人民城市建设研究

50. 上海大都市圈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研究

51. 上海在制度型开放中的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研究

52. 提升上海面向全球专业服务能级,助力中国企业高质量出海发展研究

53. 上海发挥桥头堡作用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研究

54. 新时代上海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研究

55. 完善法治上海建设体制机制研究

56.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建设研究

57. 新时代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中的“上海样本”研究

58. 上海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研究

59. 解决上海结构性就业矛盾的促进机制和政策创新研究

60. 上海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