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海理工大学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征求意见结果公示

发布时间:2023-12-11浏览次数:10

上海理工大学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

(审议稿)

学校自2018年启动高水平地方大学建设以来,确立了建设特色显著的一流理工科大学的目标定位,聚焦一流学科建设,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五年来,学生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重大赛事上取得了优异成绩,学校几乎囊括了所有创新创业教育的国字号奖项和荣誉。学生高质量就业率不断提升,为行业培养了大批紧缺人才。学科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破解“卡脖子”难题,积极开展重要领域共性关键技术的攻关,交出了一张张科技创新“新答卷”。大力实施医工交叉战略,推进与医学院、医院、科研院所、企业的跨界跨学科合作,抒写了“工于大器、医泽天下”的上理故事。通过引进一批国际战略科学家带动人才队伍建设,学校人才集聚效应凸显。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师生满意度、归属感大大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社会声誉及综合治理能力也得到全面提升。

在上述成绩取得的同时,面对新一轮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和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学校仍面临如下的突出问题和困难:一是学科制高点缺乏,占领制高点能力和造就高质量创新人才能力不强。学校在一流学科、国家级重大科研平台、国家级重大科技奖项、国家级重大研发计划、NatureScienceCell正刊发表论文等方面仍有不足、有待突破。在人才自主培养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举措尚需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举措。二是服务科技创新和产业技术进步的策源能力不足,可转化的科技成果不丰富,转化意识不强。学校在围绕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方面产出的 “核爆点”、高水平、标志性的成果不多,在科技创新方面有待形成更多的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的“杀手锏”,未能有效利用科技园的资源,成果转化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待提高。大部分科研人员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认识出现偏差或者主观地偏离科技成果转化初衷,无法有效开发成果的商业价值。三是校园土地面积小,用于学科建设发展的场地面积等物理空间缺乏。目前校园土地总面积不足985亩,建筑面积69万平方米左右,资源严重紧缺,在实验室建设、平台扩展等方面严重影响学科的未来布局和发展,土地、房屋资源优化利用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把握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部署,贯彻落实《教育部上海市人民政府深入推进上海市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先行先试战略合作协议(2023--2025年)》、上海市《关于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服务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上海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十大专项计划实施方案(2023--2026年)》文件精神,通过本计划的实施,经过三年建设,面对突出问题,全校形成共识,在办学目标定位上,进一步彰显“特色显著”,推动学校学科专业布局更加优化,人才培养特色更加彰显,人才队伍质量更加凸显,现代化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具有上理工品牌的高水平标志性成果更加具有影响力,不断聚焦凝练优势特色方向,更好服务于人才自主培养和国家、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市委第十二、十三次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党的全面领导,高举卓越工程教育大旗,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在顶层设计上谋划高质量发展,在改革创新中推动高质量发展,在任务举措上落实高质量发展,在服务大局中彰显高质量发展,全力提升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二)基本原则

坚持聚焦特色,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立足特色显著的一流理工科大学的建设目标,坚持 “3161”建设路径,一张蓝图绘到底。聚焦优势特色学科,服务重大战略、先导产业需求,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提升学校对国家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坚持开放协同,构筑更高质量合作办学的格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办学,深入推进长三角高等工程教育联盟走深走实,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因时所需、因势而变,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学科研究,构筑高质量合作办学的格局。

坚持人才强校,优化高水平人才结构的精准供给。坚持以人才为关键抓手,提升占领学科制高点的能力和水平。围绕学科重点发展方向,突出高精尖导向,引育并举,提升人才队伍能力与科技创新、产业需求的匹配度,着力打造具有战略前瞻性、引领科技前沿的领军人才队伍。

坚持系统观念,“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坚持系统观念,谋划学校高质量发展,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出发,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

(三)预期目标

围绕特色显著的一流理工科大学定位和目标,到2026年末,一流学科发展更加聚焦,领域和方向特色更加显著,建设效果更加明显;服务科技创新和产业技术进步的学科专业布局结构更加合理,高质量人才自主培养的格局更加凸显;聚焦办学特色的高水平人才队伍更加壮大,拥有“杀手锏”能力的“特种部队”不断涌现;校园土地面积争取有所扩大,用于学科建设发展的场地建筑面积有较好改善。

具体目标如下:

一流学科建设和学科专业布局方面。对标“双一流”遴选标准对光学工程、系统科学进行重点培育, 推动两个学科进入或接近国家“双一流”行列;调整优化20%左右的学科专业或方向,加强传统学科专业升级改造,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逐步淘汰非特色优势且缺乏竞争力的、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学科专业。

人才自主培养和拔尖创新人才方面。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涌现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深化“创新班”人才培养模式,带动产生一系列创新人才培养班;探索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项目;持续推进“四新”(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新医科)人才培养、 “五课程一体系”(思政课、计算机课、外语课、体育课、数学课、人文素养体系)改革;在重点行业、产业和特定领域急需方面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新增国家级产业学院1-2个,上海市级卓越工程师学院1个,市级现代产业学院2个;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1-2项;新增一批国家级优秀教材;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方面每年获国家级奖项2项最高奖(金奖或特等奖)。

人才队伍方面。持续引进战略科学家、学科领军人才和青年才俊,每年引进或自主培养5-10名“四青”级以上人才,每年引进或自主培养35-45岁优秀青年30人以上,每年招收博士后50名以上,每学期引进5-10名理工类国际教学名师来校从事教学工作。

科学研究方面。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集聚力量推进引领性科技攻关,获得标志性成果。聚焦优势特色学科,牵头获批国家级科技奖励1-3项,新增国家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2-4项,获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平台1-2个,工程学科争取进入ESI全球前1‰, 更多学科进入前1%,取得重要的理论和技术研究突破,在NatureScienceCell三大刊正刊发表高质量论文。

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深化大学科技园改革,充分发挥校内外技术转移和科技园优势,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质和量,实现科技成果转化超2亿元;建设高校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通过与相关头部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异地科研机构等举措,打造学校创新链和地方企业产业链对接融合的重要载体,提升服务能级和转化效能,提高大额度科技成果转化数量,实现年均高价值专利转化项目达5项;充分挖掘大学生科技创新获奖项目的成果转化潜力,推动一批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转化落地。

合作开放水平方面。积极开展在地国际化、跨学科交叉、异地研究院等建设工作,大力推进校地、校企、校校等战略合作。加强国际名师引进、海外引智、专业国际认证、国际化示范学院等各项工作,力争海外引智项目经费突破1500万元。对接国际标准,提高专业建设质量,推进全外语课程建设,加强与合作高校课程互认,健全学生对外交流互换学分机制,提高长期交换生比例。加强与世界高水平大学的战略合作,新增5-6个合作高校,新增一批学分互认高校或联合培养项目,推动1-2个研究生层次的国际认证,拓展1-2个新的高质量国际认证领域。

用于学科建设的场地面积方面。争取营口路101号、国顺东路25号等三个地块权属划归学校并有效使用。筹划新建学校科创大楼,通过整修、改扩建等工程,新增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其中不少于1/3用于改善优势特色学科研究需求,满足学科未来布局和发展需要。

二、重点任务和举措

(四)推进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以“高地大”建设调整为契机,凝练重点建设任务。围绕优势特色学科,在人才培养、有组织科研、创新平台建设、高水平团队引育、重大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等重点环节深化改革,产生重大成果,实现“高地大”二期建设“转段升级”,引领带动两个“先行先试”(在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上先行先试,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优化教育布局结构上先行先试)落地突破,提升学校服务贡献能级。(牵头部门:规划处、科研院、研究生院、本科生院)

以“双一流”为目标,培育建设“双一流”学科。重点培育光学工程、系统科学学科,引导学科立足办学定位,明确重点领域方向以对应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产业重大需求,引育高水平人才、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承接国家重大任务,产出具有重大影响的科研创新成果,至少一个学科进入或达到国家“双一流”行列或水平。(牵头部门:科研院、研究生院、人事处)

通过以上举措,推动我校整体办学实力进入国内高校前列,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级显著提高。

(五)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与结构

聚焦重点领域,动态调整校内学科布局。在高水平优势学科建设基础上,瞄准更高建设目标,加大“冲一流”的培育力度;重点扶持管理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3个高水平优势学科,根据3个学科的短板和不足,动态调整其中的重点研究方向,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比较优势;重点关注机械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学科的发展潜力,力争进入下一轮高水平优势学科建设行列。强化基础研究,建强数理化等基础学科专业方向。继续推进“文科振兴”,提高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牵头部门:科研院、规划处、研究生院、教务处、人事处)

聚焦交叉融合,校内外联动发展。谋划布局从相关部属高校整体或部分引进相关学科的1-2个学科方向或研究团队,协助学科冲击“双一流”或建设优势特色学科。扎实推进医工交叉、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等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积极培育空天通信产业、三大先导产业和航空航天的新兴学科。围绕光子、能源材料、生物医药、光催化、智能制造等领域培育1-2个未来学科方向。(牵头部门:党(校)办、规划处、科研院、跨学科创新研究院、先进技术研究院)

聚焦发展需求,优化硕博学位点布局。大力支持出版、生物与医药、电子信息、能源动力等学科冲击2024年专业学位博士点,力争获批1-2个,实现我校专业学位博士点的突破;集中优势力量支持交叉学科、基础学科和优势学科等冲击2024年学术博士点申报,争取获批1-2个。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分类发展,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制度改革,优化招生结构,逐步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以上。(牵头部门:研究生院)

通过以上举措,推动建立学科专业点(方向)结构规模动态调整机制,改造升级一批学科专业点,新增若干行业产业急需的专业点(方向),优化专业(方向)人才培养供给侧。

(六)夯实人才自主培养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对接国家战略,探索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争取市级层面拔尖创新人才试点培育基地,培养一批具有前瞻性、能够引领先进制造和生物医药行业领域技术进步和未来发展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后备军。建立课程教材定期更新机制,打造立足国际前沿,彰显中国特色的一批核心教材。建立光子芯片研究院、能源材料科学研究院、东方泛血管器械创新学院、光化学与光材料研究院、深海高端装备系统研究院、机器智能研究院、“一带一路”医疗器械监管科学研究院等人才培养特区,出台《上海理工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管理办法》,实施本硕博贯通培养。加快布局跟进“101计划”,深化“五课程一体系”、荣誉学位、科研项目课程、研究生主干课程和前沿课程等改革,以课程改革小切口带动解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问题。(牵头部门:研究生院、教务处、学生处)

对接行业产业需求,培养急需人才。根据《上海市重点领域(科技创新类)“十四五”紧缺人才开发目录》,推动实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人才培育专项。围绕战略新兴产业领域,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新工科”人才培养机制。通过与企业集团联合开设集成电路实验班,培养一批在半导体装备、泛半导体装备、高端智能装备行业的急需人才;依托东方泛血管器械创新学院、公利医院医疗技术学院等校内外实体,实施医疗技术和医疗器械产业领军人才卓越计划,培养一批行业引领创新发展急需的领军人才。(牵头部门:研究生院、教务处、学生处)

聚焦特定领域,实施精准人才培养。聚焦特定领域急需人才,探索实施跨校联培、跨专业交叉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与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共建出版学院,推动业界和学界互联互通,探索培养高素质新闻出版后备人才的有效路径。联合相关企业、学院,建好产业技术学院,试点开设一批科技金融班、绿色金融班、数字金融班,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意识、熟悉金融交叉业务以及具有较强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能力的金融科技和管理人才。(牵头部门:研究生院、教务处、人事处)

通过以上举措,在人才自主培养方面、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方面先行先试,为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人才支撑。

(七)建立强关系的产教融合与科教融汇

着眼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打造科教产教融合共同体。加快推进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争取获批上海市级卓越工程师学院。协同上海“国创院”、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共建产教融合共同体,全方位深层次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改革,培育并建立获批1-2个市域产教联合体。发挥学校与科研院所的协同育人和科技创新优势,探索学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新模式,提高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瞄准重大共性科学问题和特定领域人才需求,联合领域内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打造一批科教融汇育人共同体,建立1-2个市域科教融汇共同体。加强与产教融合型企业合作,开展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建设,培育并获批1-2个市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牵头部门:研究生院、研工部、科研院、本科生院、学工部(处))

以“住企联合培养”为抓手,推动工程硕博专项改革。筹划建立未来技术学院,聚焦培养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等产业急需人才,实行校企联合、工学交替培养模式,强化学术和工程“双能力”培养。依托公利医院医疗技术学院、东方泛血管器械创新学院以及企业集团等实体,通过“住企联合培养”,探索实施“1+2模式的工程硕士培养专项改革计划及“1+32+3”模式的工程博士培养专项改革计划,每年培50左右的工程硕、博士。牵头部门:研究生院、研工部)

通过以上举措,切实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走深走实,为加速和深化多学科交叉融合提供动力,为培养卓越工程师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八)开展应用基础与前沿学科研究促进计划

面向行业发展需求,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围绕量子生物医学、人工智能、能源材料、星网系统等行业领域,试点设立若干个校级科研特区,加强重点团队支持和原创成果培育,广泛开展基础研究国际合作,支持前沿领域的自由探索、市场导向的应用基础研究和重点领域的集成攻关。围绕数理化及相关学科,试点设立长周期(5-10年)人才计划项目,持续稳定支持具有探索精神和发展潜力的科研人员围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前沿科学问题开展研究。牵头部门:科研院、先进技术研究院、跨学科创新研究院、人事处)

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强化前沿科学研究。在上海市类脑光子芯片等前沿科学研究基地的基础上,推动基地建设成为国家级科研基地;围绕生物科学、人工智能、能源材料、新兴交叉科学等领域,培育建设1-2个基地成为上海市前沿科学研究基地。启动一批校级“前沿科学重点研究计划”,鼓励和支持一批优秀人才自由探索,勇于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形成更多原创发现,产出更多重大科研成果。牵头部门:科研院)

通过以上举措,推动学校基础研究生态持续优化,培养一批应用基础研究领域青年科学家和创新团队,力争在前沿科学领域获得重大突破。

(九)提升科技创新协同攻关能力

完善前瞻性布局,创新学科组织模式。从更高视角谋划全局,协调好计划性和探索性科研任务的合理布局,整合优势资源,形成高效的组织体系和架构。有效推进大团队、大项目、大平台组织谋划,支持组建若干校级创新联合体。结合高层次人才引育,通过海外引进、交叉聚合、内生培养,优化调整创新团队,打造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以团队建设引领学科领域和方向实现突破。牵头部门:科研院、人事处、规划处)

汇聚跨学科力量,推动重大技术攻关。围绕国家、上海市重大需求及关键核心问题,聚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领域,聚焦一批前沿科学问题,组织开展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创新研究,提升学校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能力。汇聚校内多个学科的力量开展集成攻关,推动产出重大关键共性技术体系,在光子、深海科技、集成电路等领域培育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力争在高端医疗装备、光催化、新能源材料、泛血管医疗器械等领域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提供重大科技贡献。牵头部门:科研院、跨学科创新研究院、先进技术研究院)

深化多主体合作,搭建科研协作平台。深度参与张江、怀柔等国家实验室攻关任务,协作开展科技前沿攻关,力争联合申报获批1-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依托国防特色学科建设,实现关键领域技术突破;依托研究平台建设,实现核心领域高水平发展;依托校际之间战略合作,实现高校协同创新发展。牵头部门:科研院、先进技术研究院、跨学科创新研究生、党(校)办)

通过以上举措,推动学校科技创新建设目标更聚焦、任务举措更扎实、产出绩效更突出,对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度更加显现。

(十)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成效

深化科技园改革,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争取上海市科技园试点改革项目,建强技术转移中心,培育专业化技术转移队伍。通过有组织科研、注重原始创新等举措,培育重大技术转移成果,加速创新成果的产出、转化,带动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发展。筹划建设未来产业科技园,依托大学科技园落实各类人才政策,吸引科学家、科研人员、师生校友参与学校高质量发展。以转让、作价投资、咨询、服务等多种方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教师科技成果转化意识,形成市场化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运营体系。牵头部门:产业处、科研院、大学科技园)

实施跟踪员制度,打造科技成果转化高地。进一步完善上海理工大学科研成果转化管理办法。设立专门的科技成果转化岗位并建立相应的评聘制度,招聘和培养一批专职跟踪员,做好校地对接“联络员”、成果收集“侦察兵”、成果转化“经纪人”、院士专家“服务生”,帮助科研人员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突破2亿元,把我校打造为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高地。牵头部门:科研院、产业处、大学科技园)

获奖项目“深加工”,提升双创成果转化力度。联动大学科技园、科技领军企业、投资机构等,组建由具有创业实践经验的企业家、投资人为核心的创业培训师队伍,针对教师和毕业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开发“理论+实践”课程;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科技成果直通车、论坛沙龙等活动,培育富有企业家精神的创新创业人才;对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获奖项目进行“深加工”,遴选好苗子进行成果孵化,提升师生创新创业成果的转化力度。(牵头部门:科研院、研工部、创新创业学院、团委)

通过以上举措,协同大学科技园研判跟踪未来产业、颠覆性技术发展趋势,联动各方力量,打造未来产业孵化和创新高地,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十一)推进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

瞄准重点领域,实施“精准引才”揽蓄计划。深入实施人才揽蓄计划,围绕学校重点发展的学科领域,各相关学科制定精准引才计划,对进入冲击“双一流”培育范围的学科,力争再引1名战略科学家或领军人才、1-2个高水平创新团队,其他各优势特色学科引进一批与学科发展匹配的高水平人才或1个高水平创新团队。围绕冲击或新增博士点建设学科,引进2-3名具有学科带头人水平的高层次人才。(牵头部门:人事处、组织部、人才办)

瞄准发展潜力,实施青年“爬坡人才”引育计划。从各个学科遴选、引进一批35岁左右的青年优秀人才组建“青拔”储备班,学校制定相关培育计划,立足国际前沿,系统开展研究,经过3-5年的时间,培养一批青年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冲击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充分用好博士后政策,向市里争取更多的“超级博士后”资助名额,依托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集聚一批极具发展潜力的“爬坡型”青年人才,打造青年英才“蓄水池”。 (牵头部门:人事处、人才办)

瞄准国际名校,实施国际名师引进项目。率先围绕计算机、数学等基础学科,争取市教委项目支持,每年引10-20人国际教学名师,开展至少一学期的课堂教学工作,完成至少1 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以本科生教学为主,兼顾硕士生、博士生教学,带动公共基础课改革,倒逼本科教学改革。进一步扩展到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带动专业课教学模式改革,提升专业课教学质量。牵头部门:人事处、教务处、国交处)

通过以上举措,汇聚形成一批始终站在学术前沿的高水平人才团队和教学名师,带动学校主要学科领域迈进一流水平。

(十二)加强高水平开放与合作

多措并举,推进高水平开放合作平台建设。制定完成跨学科创新管理办法,建立跨学科创新体制机制,争取获批市级协同创新平台;以建设规划“滨江—上理健康产业园”为契机,推动上海市高端医疗装备创新中心和优秀人才培育等工作。通过深化长三角高等工程教育联盟建设,加强校校和校企合作,探索在相关学科领域联合培养相关交叉学科方向博士、硕士。加强沪喀、沪滇等合作交流,推动与更多地方政府全面战略合作,联合开展高层次平台共建、高水平科技研发攻关和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提升校地合作能级。立足学校行业办学优势,与国内龙头企业、行业骨干企业等合作共建一批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通过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建立更紧密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范式,打造多元化的行业、校企合作新模式。牵头部门:党(校)办、规划处、科研院)

以在地国际化为牵引,打造高质量国际化开放办学格局。深入探索实施在地国际化办学新模式,创新办学理念,打造上海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先行示范区。以优势学科为依托,对接新兴技术产业,联合国内外校、企、政多方资源,引入国际顶尖学科专业和课程,共建国际化特色专业和项目,提升国际开放办学水平;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对标国际一流学科专业标准与评价指标,通过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学科专业布局优化。聚焦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打造上理教育“走出去”“引进来”的先行区。推动与海外合作高校的教师和研究人员互访,积极推进教师与海外联合科研及国际实验室建设、联合申报国际科研项目、召开国际学术会议等合作。牵头部门:国交处、科研院、人事处)

通过以上举措,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充分调动师生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学校国内国际影响力。

三、组织保障

(十三)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以创建上海市特色党建高校为契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健全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制度体系。找准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结合点和着力点,持续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学校事业发展各方面工作。强化政治首要标准,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激活高质量发展强大动能,确保不折不扣执行党中央和国家决策部署,有力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牵头部门:党(校)办、组织部)

(十四)优化资源配置

统筹配置学校人、财、物等资源,向重点建设学科、重点建设项目倾斜,优先保障一流学科、高质量师资队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及支撑体系建设,增强集中资源办大事的能力。强化资源共建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团队合作、协同创新、学科交叉。强化绩效评价,改进激励办法,激发内生动力,增强发展活力,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资源投入的重要因素,根据相关任务建设成效、项目推进情况和资金使用效益等动态调整建设经费投入。牵头部门:规划处、人事处、财务处、资产处)

(十五)完善支撑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依法治校的制度体系,成立高质量发展工作组,推进各项任务落地落实。推进学校大部制、学部制、合部制等机构改革,优化内部治理结构,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坚持“五个人人”文明校园创建理念,弘扬上理精神,营造师生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积极争取各类社会捐赠,集聚优质社会办学资源。围绕学科建设合理布局,统筹规划空间资源,积极探索实施公用房管理改革,优先支持教学科研用房,提高公用房使用效率。加快推进土地面积扩大和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生活服务等场地面积上有所增加。(牵头部门:党(校)办、规划处、人事处、宣传部、校友处、基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