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海理工大学文明校园创建行动计划(2024-2026年)》征求意见结果公示

发布时间:2024-03-29浏览次数:10

上海理工大学文明校园创建行动计划(2024-2026年)

(审议稿)

为贯彻落实《上海理工大学“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和《关于深入推进全国文明校园创建全面提升学校软实力的意见》,推动大学文化创新发展,全面提升学校软实力,为加快建设“特色显著的一流理工科大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文化支撑,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立足学校高质量发展大局,不断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升学校软实力,凝聚全校师生干事创业的思想共识和磅礴伟力,加速推进特色显著的一流理工科大学建设。

二、创建目标

持续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对标“六个好”创全标准,坚持“五个人人”创建理念,赓续学校百年历史文脉和工程教育传统,不断推进高水平地方大学建设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着力提升师生文明素养和校园文明程度,促进大学文化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奋力建设“爱国图强、爱校荣校、爱岗敬业”的大爱校园、“学风优良、学术繁荣、学人辈出”的卓越校园、“一网通办、统管、畅学”的智慧校园、“校园可漫步、建筑可阅读、文化可触摸”的美丽校园、“海纳百川、开放包融、追求卓越”的海派校园,以新气象新作为迎接学校建校120周年。

三、主要任务

  1. 党建领航发展计划

1.持续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坚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常委会第一议题常态学,完善读书班制度,坚持专题学习、课题调研、对策研讨“三位一体”理论学习方法,不断提升理论学习质效,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坚持校领导班子带头讲党课、思政课、“入学第一课”,持续深化特色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加强“一个平台、两支队伍、三个服务、四个品牌”理论宣讲工作体系建设,发挥好党校的主阵地和大熔炉作用,分层分类开展理论宣讲和教育培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教育引导师生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牵头部门:宣传部、党(校)办、组织部、教工部、学工部、研工部、马院)

2.压实压紧党委主体责任。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切实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扎实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切实担负巡视整改主体责任,深化“上海党建工作特色高校”建设成效,健全落实党的全面领导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促进党建内涵提质增效,持续推进学校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牵头部门:党(校)办、纪委办、组织部、宣传部)

3.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统筹推进新时代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工程建设。切实增强二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压实党建工作责任,完善党建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建设,健全二级单位党委会议事决策机制,不断提升二级党组织的治理能力和决策水平。强化基层党支部的“政治堡垒”作用,党支部书记选优配强,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全覆盖,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卓越党支部”案例、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工程立项评选等活动,持续提升党支部业务融合力,切实推进党建赋能发展。(牵头部门:组织部、纪委办)

  1. 明理博学提升计划

1.完善三全育人机制。持续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健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把立德树人融入学校工作各方面、学生成长各环节。开展多层次、全覆盖、广泛深入的文明素养提升行动,丰富完善师生主题教育活动,建立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完善学校领导、院(系)领导联系师生、谈心谈话制度。推进“1+X+N”思政工作育人团队建设,完善新型班主任制度和青年教师担任兼职辅导员制度。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完善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推动领导力量、思政力量、专业力量、管理力量、服务力量下沉,将学生社区打造为学生党建前沿阵地、“三全育人”实践园地、平安校园样板高地。牵头部门:党(校)办、教务处、研究生院、教工部、学工部、研工部、马院)

2.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倡导“海纳百川、求实创新”校风,加强“学在上理、追求卓越”的教风学风文化建设,构建齐抓共管、师生共建、三位一体的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体系。深化课程思政,加强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教育,培养科学精神和追求卓越品质,营造学术文化、创新文化、质量文化浓郁氛围。以科艺融合为导向积极探索美育综合改革,构建具有上理特色的多元化劳动教育体系,强化职业生涯教育,以“好奇心+使命驱动”理念引导学生勇担制造强国使命。以师生共同体、学术共同体、发展共同体的意识,擦亮上理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金字招牌。牵头部门:党(校)办、宣传部、教务处、研究生院、学工部、研工部、沪江学院)

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弘扬教育家精神,强化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职责,引导教师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示范的大先生。完善教育、宣传、考核、监督、激励、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构建教师职业生涯全周期师德教育体系,推动新时代上海高校教师国情教育基地建设,健全师德重大问题报告和师德舆情快速反应制度。完善“两微一站”师德师风宣传教育平台,加强教书育人先进典型选树宣传,培育师德师风建设精品项目,凝练校本特色的师德师风。牵头部门:教工部、宣传部)

  1. 文化传承创新计划

1.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打造一批文化素质系列的精品课程;整合各学科师资资源,推进陶艺、美术、音乐、书法、戏剧等工作室精品化,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基地;扶植一批优秀师生社团,开展传统节庆、成人礼、诗词大会、音乐节、美术展、艺术展演、书法大赛、经典诵读等一大批精品传统文化传承文化活动;推动师生加强经典阅读,营造浓厚的书香校园氛围。牵头部门:宣传部、教务处、沪江学院、学工部、研工部、团委、图书馆)

2.凝练上理精神内核。赓续学校百年历史文脉,进一步凝炼上理精神内核,系统阐释大学精神的时代新义。充分发掘宣传上理模范人物事迹,展示弘扬上理人的时代风采。利用重要时间节点,通过党团教育、座谈研讨、主题活动、艺术创作、环境宣传、衍生品制作等,进一步深化师生认同,涵养精神品格。办好建校12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充分发挥校训、校徽、校歌等文化符号的展示传播功能,完善学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制作蕴含上理精神的文创作品和周边产品。健全“学校-院系”两级文化建设工作模式,进一步凝练校训精神和文化传统,推动二级单位总结提炼本单位文化特色,加强文化环境建设。牵头部门:党(校)办、宣传部、组织部、教工部、学工部、研工部、团委、校友处、产业处)

3.彰显上理文化品牌标识度。以学校120周年校庆为契机,进一步凝练校史文化品牌,加强校史党史、院系史、学科史、专业史的研究编纂和宣传教育,编撰红色校史丛书,推进校史资源向教育资源的创造性转化。赓续红色基因,传承红色文脉,发挥好刘湛恩烈士故居主题场馆、校史馆、复兴路校史馆等场馆育人功能,推进展陈和藏品数字化,建设上海高校红色文化育人联盟,深化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文化弘扬基地建设,提升校本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实施校园文化精品项目培育计划,制定校本特色文化日历,结合学科特色和专业特点,聚焦红色文化、学术文化、创新文化、质量文化、海派文化,突出典礼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就业育人,打造系统规划布局、育人资源汇聚、文化自信自强、文明交流互鉴的校园文化品牌。牵头部门:党(校)办、宣传部、档案馆、教工部、学工部、研工部、团委、科发院、创新创业学院)

4.加强网络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网络文化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培育网络文化工作室,培养网络教育名师,引导支持师生在内容创作、平台建设、网络研究等方面积极作为,打造校园网络文化品牌,提升网络育人成效。推进网络宣传创新,加强融媒体中心建设,建好“两网(中英文网站)两微(微信微博)一端(Welink应用端)一报(校报)多号(学习强国号、微信视频号、抖音号、快手号、B站号等)”平台,做强网络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创新推进学校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上理故事,传播上理声音,不断提高学校的社会美誉度、学术话语权和海内外影响力。积极开展网络安全、网络普法、网络文明宣传教育等活动,强化师生网络安全意识,规范网络行为,提高网络文明素养,共育健康向上网络文化,共建和谐良好网络生态。牵头部门:宣传部、教工部、学工部、研工部、团委、国交处、信息办)

  1. 最美校园建设计划

1.建设智治校园。以价值理念为引领、以制度体系建设为基础,持续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着力加强依法治校、综合治理和数字治理。推进学校大部制、合部制、学部制等机构改革,优化内部治理结构,激发学校办学活力。以“管理机制完善、师生办事便捷、后勤服务优质、校园秩序井然”为目标,全面提升管理服务效能,提高精细管理颗粒度。推进一网通办、统管、畅学,建设“全数字化智能大学”。牵头部门:党(校)办、人事处、后勤处、信息办)

2.建设人文校园。落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设要求,完善历史建筑的建设保护和活化利用机制,通过有序保护、合理利用、创新发展,将历史建筑群打造成红色资源集聚、海派精神汇聚、校本特色显著的“文化会客厅”。对接上海市“一江一河”发展“十四五”规划,推进开放式校园建设,融入“城市秀带”。提升校园环境的文化内涵,注重校园公共场所和人文环境建设,深化文化场馆建设,综合运用文化设施、文化作品、建筑小品等形式,提升校园建筑景观的审美价值,发挥育人功能,拓展使用途径,建设人文底蕴浓厚、文化特色鲜明的雅致校园,打造校园文化建设最佳实践地。牵头部门:党(校)办、宣传部、规划处、基建处、档案馆、国交处、后勤处

3.建设生态校园。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大学升级,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培养低碳理念,引导师生养成绿色工作生活方式。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和治理整顿,完善学校能源使用管理体系,促进学科优势转化为学校治理效能,积极推动绿色校园建设。牵头部门:党(校)办、规划处、基建处、后勤处、保卫处、资产处

4.建设平安校园。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领,坚持底线思维,把安全发展理念贯穿学校改革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全面提升安全管理的立体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增强安全风险防范,提高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健全安全教育体系,提升师生安全文明素养。牵头部门:党(校)办、保卫处

5.建设健康校园。完善学校健康促进机制,加强卫生设施建设,健全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体系,依托体育教学、大健康学科,推进医工交叉、医教结合,普及健康科学知识,提升师生健康素养,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努力促进师生身心健康。牵头部门:后勤处、体育教学部、学工部、研工部、工会

  1. 社会服务能级提升计划

1.打造高质量开放办学格局。加强高水平对外开放办学,深化长三角高等工程教育联盟机制,以卓越工程教育为引领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深耕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立足学校行业办学优势,加强校企、校地、校医、校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共同体,筹划建立未来技术学院。深入探索实施在地国际化办学新模式,打造上海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先行示范区,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构建国际合作交流的上理范式。牵头部门:党(校)办、教务处、研究生院、科发院、学工部、研工部、国交处

2.加强智库建设。依托工程学科底蕴,聚焦方向凝练,推动文科振兴,加快推进服务科技发展的特色文科建设。结合新时代“四个服务”的使命责任,建立健全学校党管智库工作责任制,建设好上海公共外交研究院、上海城市安全运行与应急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等智库平台。依托学科优势,整合学科资源,聚焦“一带一路”、人工智能、医工交叉、双碳战略等领域,有组织开展智库研究和决策咨询工作,为国家和上海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提供高质量的决策建议和智力支撑,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上理智库品牌。牵头部门:党(校)办、规划处、科发院、跨学科创新研究院、宣传部、外语学院、管理学院

四、保障机制

(一)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全校师生广泛参与的文明校园建设格局。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最大程度凝聚起老干部、党外人士、海内外校友、大学系统、群团组织的智慧和力量,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凝聚师生形成广泛共识和共同参与。

(二)强化责任推进落实。以创建全国文明校园为目标,根据学校整体规划,细化实施方案,注重部门协同,形成“大思政”“大宣传”“大文化”工作格局,明确责任书、路线图和进度表,推进绩效考核,有效推进各项工作落细落实。

(三)强化资源配置支撑。通过学校财政预算、吸收社会捐赠、整合校内相关资源等形式,在场地支持、人力资源投入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和政策导向,鼓励增加投入,为文明校园建设创造更好条件。学院(部门)年度经费中一般要有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文明校园和二级文明单位建设工作。同时推进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和区校、校校、校企等协同创新发展机制,提升国际交流和对外交流合作能级,为文明单位建设提供最广泛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