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G006020401-2014-0001
上海理工大学2014年党政工作要点
2014年,学校党政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积极探索学校治理结构与治理能力的改革,按照“抓大事、保常规,顾大局、重协同,顺大势、促改革”的总要求,深入实施《上海理工大学关于进一步推进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强化“一大战略”即人才强校主战略,围绕办学定位和办学目标,实施推进工作的“二项抓手”,努力实现师资队伍和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学校事业发展动力“三个突破”,全面推进学校教育事业内涵建设与科学发展。
一、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1.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认真总结凝练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理论、实践和制度成果,做好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和“回头看”工作,巩固和发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继续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筹备并召开学校第八次党代会,加强二级党组织建设,围绕服务型机关建设和学院服务功能建设,探索推进基层服务型党支部建设有效途径,改进“创建卓越党支部建设计划”实施办法和评价体系,创建卓越党支部品牌项目;制定并实施新一轮党校建设方案,做好入党发展对象、干部教师的教育培训工作;继续推进区域化党建联建工作。
2.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校院领导班子建设,完善领导班子学习制度,修订党委常委会议事规则,完善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着力提高学校治理能力;学习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加强干部管理制度系统化建设;启动实施中层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做好干部的选拔任用、轮岗调整工作;加强后备干部培养;完善中层干部任期制,推进二级学院和职能部处领导班子整体换届工作;做好老干部工作,整合各方力量,充分发挥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作用;制定并实施《关于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探索发挥统战团体服务学校中心工作的有效途径。
3.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认真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精神,完善两级中心组学习制度;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加强德育整体设计,深化“两支队伍”和“两个课堂”的有效融合;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扎实推进党的十八大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弘扬校训精神,培育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学习源动力;推进网络思政建设,进一步开发易班功能;注重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及成果转化。
4.加强新闻宣传和文明创建工作。加强新闻中心建设,探索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加快学校新媒体建设,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更多地将视角对准教师、学生和基层;把握好舆论引导的时、效、度,开展网络舆论引导试点工作,成立学校网络宣传办公室,构建“上理微圈”文化育人模式;实施人文校园建设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强学校形象塑造,完善和规范视觉形象表达,组织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做好社会责任报告编制工作;加强党史和校史研究,及时调整更新、充实完善校史馆内容,启动新一轮校志编撰工作。
5.加强作风建设。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加强和改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工作作风,严格会议管理,精简文件简报,厉行勤俭节约;健全领导联系群众开展调研的制度,健全统筹督查督办信访事项工作机制;推进服务型机关和二级学院(部)服务功能建设。
6.加强群众工作。加强工青妇组织建设,着力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和覆盖面;充分发挥教代会、团代会、学代会、研代会作用,加大校务公开力度,不断完善民主管理体制机制;关注民生,开展惠民实事工程建设。
7.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系列具体布置和要求,加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督查力度,不断强化领导干部“一岗双责”的责任意识,做好每月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月报工作等;坚持和完善“三重一大”制度,推进廉政风险预警防范机制建设,建立高风险部门监督员制度,构建反腐倡廉惩防长效机制;加强“三公”经费支出管理;加大廉政宣传教育力度。
二、全面深化内涵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8.着力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围绕“精品本科”建设,强化卓越工程基础教育,加强本科专业建设,推进本科专业综合改革和卓越工程教育专业试点,开展第二批上海市本科专业评估,启动“小班化”教学试点;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分期验收校级核心课程,积极搭建网络课程平台,强化教学环境的建设和保障;建立健全本科教学质量年报制度和评价机制,实施教师教学激励计划,建设教师发展中心。
9.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充实实验室管理与服务中心功能,密切与专业院系的业务联系;推进虚拟仿真实验中心与实验“微课程”建设,推动上海市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基地建设。
10.加强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研究生教育质量内涵建设,建立学科(学位点)自评估体系,完善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以“机械工业上海研究生院”建设为抓手,深入开展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展研究生国际化教育,推进研究生层次的跨国界联合培养。
11.全力推进教育国际化。积极探索国际合作办学新模式,加快与德国顶尖工程类大学合作办学的步伐;筹建启动中德国际学院,扩大国际交流交换学生规模;继续推进ASIIN等专业国际认证工作,建设高水平国际化课程;拓展国际文化课程、项目和海外学分互认项目;推进先进制造国际创新中心建设;加强沪江国际文化园区管理模式改革。
12.全面做好学生工作。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中国梦”为引领,深入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继续推进大学生领导力教育;落实和完善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校园市场主渠道作用,加强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完善就业与招生、人才培养的联动机制,全面提升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完善学生资助体系,规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30年回顾总结,推进学生社团和志愿服务工作。
三、强化人才强校战略,提升学校综合竞争力
13.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不断完善学校人事制度及其运行机制,重点加强领军人才和国际化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根据学科高峰高原建设,加强对二级学院人才队伍建设进行分类指导;推进实施师资博士后制度,实施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进一步完善教授团队建设。
14.创新内涵建设绩效评价与管理体系。以绩效评价为抓手,调整内涵建设管理模式,开展中期检查、强化目标考核,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调整校内专项及立项管理方法。
15.推进协同创新工作。推进“上海高端能源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和“上海光机电集成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积极组织申报国家和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培育组建“上海现代医疗器械协同创新中心”,联合筹建“上海理工大学-临港协同创新园区”;启动“上海市动力工程多相流动与传热重点实验室”建设,推进“机械工业共性技术上海研究院”研发工作。
16.着力优化学科建设。科学定位学校学科规划,明确学科高峰、高原,深入实施学校一流学科建设计划,努力形成错位竞争的多元化学科生态,实施学科动态管理;加大对人文社会学科的支持力度,积极参加上海市智库建设。
17.加强科研工作。继续实施国家级项目的培育和申报支持计划,构建国家级、省部级(或市级)和校级三类重点学科和科研平台培育体系;拓展军工科研领域;加强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推进学校技术转移中心工作,加强校办产业规范管理,提升科技服务水平。
四、加强改进学校基础保障,提升内部综合治理能力
18.深化校院两级管理改革。按照大学治理结构和能力现代化目标,努力探索大学治理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实践;修订完善《上海理工大学章程》,加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校、院两级管理,明确校、院两级管理职责和权限;以实施绩效工资为契机,以办学绩效和对学校的贡献度为导向,调整和完善学校各部门的年度考核政策。
19.加强财务与审计工作。按照新修订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等文件要求,进一步规范财务制度;继续推行财务决算审计报告制度,积极开展科研经费审计和绩效审计工作。
20.做好校友服务和基金管理工作。推动地方校友会组建及换届工作,推进二级学院“校友之家”项目建设,积极拓展教育基金募集渠道,充分发挥校友资源和专项基金的激励作用,助推创新人才培养。
21.加强和谐校园建设。健全安全稳定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完善突发事件处置方案,做好校园安全体系建设;建设公共信息服务支撑平台,进一步完善网络安全建设,加强图书馆各类资源建设。
22. 加快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学校重点工程建设工作,完成先进制造科技创新基地、第六期学生公寓的主体结构工程;积极推进军工路1100号校区及军工路516号校区新建项目建议书审批工作。
23.加强后勤保障工作。做好校区供电(水)系统建设规划,建立健全节能降耗长效机制;探索大型实验设备平台建设;加强后勤服务资源合理配置和服务质量监管;完成校区部分区域修缮工作。
24.加强和完善大学系统建设。继续推进医专和版专浦东新校区建设,促进两所专科学校与大学的协同发展;继续加强与附属学校的共建机制和办学资源共享机制,推进与普陀区合作举办的“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学校”的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