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2016年党政工作要点

索取号:0202000-2019-0006发布时间:2019-07-24浏览次数:156

 

2016年上海理工大学党政工作的总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市委、市政府、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的重要部署,突出从严治党主线,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做好落实巡视整改、筹备召开第八次党代会、迎接110周年校庆等重点工作,凝心聚力、务实开拓,深化“人才强校”主战略,推进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和“高峰高原”学科建设,紧抓“双一流”建设的重大机遇,实现学校事业“十三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一、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全面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1.落实巡视整改。强化政治意识,充分运用巡视成果,把巡视整改作为当前学校重大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和巡视整改专项工作组。突出问题导向,把市委巡视组反馈的问题和建议,层层分解,按照定目标、定任务、定时间、定责任人的要求细化整改措施,逐项推进整改落实。正本清源、举一反三,把建章立制和制度执行监督贯穿巡视整改工作始终。

2.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领导班子政治思想建设,强化校内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的常态化学习,不断增强领导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加强对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健全和落实日常从严管理监督制度,建立领导班子分析研判制度。加强青年干部的培养与使用,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完成干部选任、管理等相关制度建设。逐步完成二级学院中层干部换届工作。做好干部日常管理、考核、监督工作。

3.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四书四会三报告”制度,推动校内各级领导干部落实“一岗双责”,积极构建主体责任体系。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制度建设和监督检查。支持纪委开展工作,实践好执纪监督“四种形态”;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正“四风”;以“尚理”廉政文化宣传月为载体,强化对领导干部的警示教育,加强对师生员工的廉洁教育,培育学校改革发展的优良政治生态。

4.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以二级学院党组织建设为重点,统筹推进教工、学生党支部建设;组织开展基层党组织落实抓党建工作专项督导。巩固和拓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龙头,全面加强党员队伍的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提升党务工作者的素养与能力。开展党建案例与组织生活案例评选活动,推动党建特色品牌项目创建;促进区域化党建联建,提升基层组织服务发展的能力。做好发展大学生党员工作,继续加大在领军人才、青年教师等群体中发展党员工作力度。强化党员日常管理与服务工作。

5.思想宣传与文明创建。落实各级党组织抓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加强督促检查和责任追究,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协同机制。创新中心组学习方式,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习宣传,进一步完善理论宣讲工作机制。强化课堂、讲座、论坛、场馆、网络、新媒体等阵地管理。围绕学校改革发展大局,做好重大政策的权威解读、重要活动的深度报道、重点舆情的及时回应;做好重点选题的提前策划与主动宣传。进一步推进新媒体群和学校外文网站及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开展文明单位评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文化建设与文明创建的全过程。

6.统战、群团、老干部工作。建设并完善党外代表人士信息库;加大党外代表人士发现选拔、教育培养力度;探索建立党员领导干部与党外人士联谊交友制度;协助做好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统战团体换届工作。加强工青妇组织建设,支持共青团事业改革发展;发挥教代会在学校民主管理中的作用。坚持生活关心与政治引导并重,做好老干部工作,发挥好退休工作党委作用;促进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实效性与可持续性发展。

7.筹备召开第八次党代会。全力做好第八次党代会的筹备、组织及召开工作。做好两委工作报告的起草、党员代表的选举和两委委员的酝酿推荐工作。总结发展经验、明确发展战略、凝聚发展合力,为学校持续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二、实施人才强校主战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8. 试点“学科人才特区”。立足机制体制改革,创新用人体系建设。立足高峰高原学科建设,抓紧“双一流”建设机遇,试点学科人才特区;坚持引育并举,大力引进与培养国家级、省部级领军人才。聚集校企科技人才,不断拓宽人才选拔渠道;全力推进长聘制、合同制科研人员聘用制、学科领域优秀人才双聘制、高端人才柔性使用制等新机制试点。进一步探索以绩效改革为导向的薪酬改革新机制。加大海外名校青年博士等引进力度,积极吸收海内外高校、企业的高素质、高水平工程应用型人才。

9.教师培养。加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着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强化青年教师培养,建立“青年教师全程培养体系”,以团队培养、目标培养、协同培养为依托,有组织重激励,重点实施“起航计划”“志远计划”等师资培养专项。加强实验员等教辅师资队伍建设;支持实验教师参加“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和实验教师专项培养计划。

10.分类评价体系建设。建立教师分类发展机制,推动师资培养精细化。完善“正常晋升”“擂台赛”“绿色通道”“沪江学者”等相关政策,探索“分类评价”“校内晋升”等新机制,研究出台“代表性成果”“同行评议”等晋升评价办法。对纳入高峰高原学科建设的人员探索建立不同岗位、不同任务的分类评价方式,采用竞争性管理办法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

三、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使命,强化本科教学中心地位,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1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政课创新体系建设,倡导学校党政领导与大师名家走上讲台。开展“贯通三个课堂、整合三方资源、凝聚三方力量”的大学生日常主题教育活动。倡导“一体化”育人理念,加强学科德育;推动德育工作联席会议日常化,推动“三支队伍”协同育人。加强以“辅导员工作室”为载体的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不断提高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能力。加强“易班”思想教育、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等建设,提升网络平台、多媒体资源的思政教育水平。

12.精品本科建设工作。按照“核心任务、质量提升、特色亮点”三大任务,深入推进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打造面向教学团队的“教学协作+师生共同体”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做好工程教育认证与ASIIN、ABET、AACSB等国际认证工作。制定专业自主评估实施办法,启动第二批专业自主评估工作,做好上海市专业选优评估与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筹备工作。实施“长三角工程教育联盟”学生互派交流工作,推进联盟内教师的共享平台建设;推动“上海市高校高等(工程)教育发展联盟”“上海市高等教育国际工程认证联盟”以及“智能制造工程师学院”建设。继续推进实验教学质量工程提升计划,加强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不断完善春季招生办法和实施方案,探索和适应“一二本合并招生”“按专业招生”等新模式下的录取方式,做好2016年招生工作。

13.研究生教育。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建立多层次、多模式的导师培训制度。利用互联网平台,加大研究生课程开发和建设力度。探索国际合作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新模式,建立协同开放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报告与反馈制度,推进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学位点动态调整,建立学科分类评价机制,逐步建立强制退出机制。做好第四轮学科评估筹备工作。

14.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工作。落实《上海理工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创业教育成果。举办长三角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完善大学生创业训练营计划;充分发挥尚理创客联盟、大学科技园等资源优势,深化专利咨询室建设,完善孵化、支持学生创新创业的机制。优化大学生发展中心,拓展“企业实战”“创业孵化”等功能,建设具有引领作用的创业就业实训基地。对接“长三角”地区人才需求,拓展中西部就业市场,与各地人社局共建人才需求计划。

15.教育国际化工作。积极拓展新的国际合作交流资源;大力做好国际高水平实验室的合作工作;积极争取开办孔子学院。扩大国际交流交换学生的国别、数量和规模;制订完善留学生经费激励与使用办法。加强沪江国际教育学院建设,使之成为留学生教育与管理的实体学院;进一步加强沪江国际文化园建设与管理。深化中英学院十年规划的实施,推动中德国际学院快速发展,不断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

四、推进“高峰高原”学科建设,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16.高峰高原学科建设。紧抓“双一流”建设机遇,持续推进高峰高原学科建设。实施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围绕与标杆学科的差距,明确各学科建设的重点任务和增量成果。结合学科建设总体目标和年度目标,动态监控目标推进过程。以重点建设的高峰高原学科为基础,加强学科的交叉融合,培育学科新的增长点,构建协调发展的学科生态圈,打造提升学科高度的标志性成果。加强学科组织模式建设,力争在博士点和专业学位点增列工作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优化学科建设资源配置,创新学科建设投入机制。加强与国防科工系统等单位的合作;强化军工科研基础条件建设,提升学校服务军工重大项目能力。

17.科研与科技转化工作。引导、培育和激励并重,加强对科技奖励申报的组织;支持人文社科类奖励申报。持续加强纵向项目的培育和引导,加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优青”“杰青”项目的培育。试点专业期刊执行主编负责制,提升专业期刊行业影响。深化与上海市知识产权局的合作,进一步完善科研成果的转化转让制度,持续保持发明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平稳增长。

18.协同创新工作。不断推进上海太赫兹波谱与影像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积极培育上海科创中心太赫兹技术功能型平台、国家太赫兹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太赫兹技术产业化基地。积极整合智能制造、医疗器械、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创新资源,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深入推进和拓展“一校八院(所)”共性技术协同创新合作,不断完善校院协同的多元化运行模式,争取政府与行业的各级各类专项资金支持,探索落实协同创新人员的激励机制。

五、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升管理与服务效能,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19.《综合改革方案》与“十三五”规划实施工作。持续推进《上海理工大学深化综合改革方案(2015-2020年)》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完成“十三五”规划的审定、备案与启动实施。加强《上海理工大学章程》的宣传与实施工作,理顺内部治理结构,完善校内规章制度体系,推进依法治校下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继续深化二级学院办学管理,改进和完善二级学院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充分激发二级学院办学活力。继续完善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教代会制度等。

20.财经资产管理与审计工作。优化实施总会计师制度,不断强化经济责任,规范财经行为,防范财务风险,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科学编制学校年度预算和收支计划,严格控制资金收支和预算追加;全面做好决算工作。建立健全政府采购内部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建立健全资产设备的采购与管理制度,确保学校资产保值增值。加强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完成校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等各项重点审计工作。建立审计工作的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审计整改工作落实。

21.公共服务与基建后勤保障工作。注重学校办学空间和资源的集约化使用,深化服务型机关建设,不断提升服务效能。落实实事工程项目建设,切实惠及民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不断提升后勤、图文信息、档案等公共服务品质,打造面向师生的移动终端信息服务系统。完成先进制造大楼的工程建设、580号大门及勤勉大道等项目修缮。推进“十三五”基建项目报批工作;推进南校区一期工程的可研批复及前期工程启动。推进学校房地产权证办理工作。做好校园节能监管平台验收及运行工作;开展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全面提升校园生态、环境、卫生等工作水平。

22.保密与校园安全保卫工作。加强保密法制宣传教育,推进保密制度建设。加强安全和维稳形势研判,建立校园综合治理协调机制,提升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公共安全风险管理和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完善风险评估、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升级智能化的技防系统,提升安全防范效能。开展安全培训教育,不断提升全校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23.110周年校庆。编纂完成《上海理工大学志》(2006 -2016);开展第四届“上海理工大学杰出校友”评选及表彰。遵循“认同、学术、简约”的原则,回顾总结十年办学成就,彰显学术精神,提升广大师生与校友的认同感与责任感,扩大学校社会声誉。

 

 

 

 

 

 

 

党委办公室                   2016年314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