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时代 共筑中国梦

学校举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活动

发布时间:2019-09-29浏览次数:799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中华民族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而不懈奋斗!”一条条红色的条幅横跨在校园的各主干道上,9月下旬的上理工,喜迎国庆的氛围愈发浓厚。9月29日晚,学校体育活动中心灯光绚丽、红旗飘飘,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时刻,校领导吴坚勇、丁晓东、刘道平、顾春华、孙跃东、盛春、蔡永莲、刘平、赵明,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孙红,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叶磊,离休干部、局级退休干部、老教授、老同志代表,校友代表以及师生代表等2000余人齐聚一堂,参加“奋进新时代 共筑中国梦”上海理工大学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主题活动。同时,近32300余人通过图片直播平台观看现场盛况。

此次主题活动运用音乐剧、舞台剧、朗诵、歌舞、器乐演奏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示上理人为振兴国家制造业所肩负的使命担当,讴歌上理人筚路蓝缕、玉汝于成的实干精神,讲述上理人始终与祖国共命运、共成长、共奋进的精彩故事,以期进一步激发广大师生爱党、爱国、爱校的热情。


主题活动现场


校党委书记吴坚勇在致辞中,向一直以来为国家建设和学校事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砥砺奋进的上理人表示崇高的敬意,并从“回望峥嵘岁月,感悟强国荣耀”“坚持立德树人,奏响时代新曲”“不断砥砺前行,书写奋进之笔”三个层面浅谈了感想。他指出:希望每一名师生都成为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参与者、经历者,通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振奋精神,凝聚力量,真抓实干,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跨越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属于上海理工大学的智慧和力量。


校党委书记吴坚勇致辞


节目精彩纷呈  上理人共贺新中国70周年华诞

文艺晚会在尚理军旅团军乐队演奏的《庆典序曲》中拉开帷幕,全场观众挥舞着手中的国旗,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全场充满着浓浓的节日氛围。整场晚会由“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三个篇章组成,由校领导、离退休老干部、校友、师生等老中青三代组成的演出阵容,以精彩纷呈的节目共贺新中国70周年华诞。

原创舞蹈《初心》回望了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艰辛历程,舞台剧《青春的路标》展示了我校革命先烈英勇无畏、无私奉献的精神,见证新中国成立和发展的老同志们则以音诗画《一起走过的岁月》分享了上理工与祖国共进退的动人史实,情景朗诵剧《上理人的中国梦》展示了庄松林院士、车宏安教授、华泽钊教授等老教师“振兴中华”的家国情怀,他们的故事激励着一代代上理人勠力同心、接力奋斗。

音乐短剧《旗正飘飘》、歌曲联唱《唱一首70年的情歌》、钢琴独奏《黄河》、民族舞蹈《共筑美好家园》等节目抒发了上理师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本科国际学生也通过歌舞串烧《五洲共庆》为新中国送上生日祝福。音画新民乐《青春绽放》带给观众全新的民族风视听体验,人机交互舞蹈《连接未来》满含创新的科技感,展现了上理工的多学科交叉发展成果。

最后,在校党委书记吴坚勇、校长丁晓东的领唱下,全体校领导与在场2000多名师生共同唱响《我和我的祖国》,大家用最动情的歌声表达着对祖国70华诞最真挚的祝福。


晚会精彩瞬间


现场掌声热烈  观众真挚抒发爱国之情

伴随着精彩的演出,现场热烈的掌声也饱含着观众们的激动之情,他们纷纷表达了对伟大祖国的祝福之情以及努力追梦圆梦的奋斗初心。

“今晚的主题活动无论是从内容形式还是材料背景上来看,都是紧扣新时代的主旋律,用这样的方式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非常好。从我们这个年龄来说,是伴随新中国成长起来的一代。70年里,我见证了学校、国家在各个方面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相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我们的国家会发展的更好,祝福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上理工原常务副校长伍贻文感言道。

最让版艺学院郑凯枫同学动容的是节目《青春的路标》,他说:“这个节目呈现了上理先辈们是如何为国家奋斗牺牲的,他们是当代青年的奋斗‘路标’,我们要寻着他们的足迹,思考着我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作为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讲好上理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是我的使命和担当,作为青年学子,我要做努力奋斗,为祖国贡献出青年人应有的力量。”

医食学院的王多琎老师在观看晚会后感言道:“近年来,我国自主研发的成果频频登上世界舞台,作为一名康复工程方向老师,我希望多为祖国培养医工交叉领域的人才,以科技创新人才之力推动国家健康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机械学院的王小燕则从科研工作者的身份谈道:“我希望能把对祖国真挚的热爱融入到日常的科研工作中,立足岗位发光发热,通过自身的努力,助力祖国科技创新之路。”环建学院吕静老师表示:“今天的晚会既重温了上理的发展历程,又展示了当代的风华正茂,既有国际范,又有民族情,既有思想引领,又有艺术水准,非常完美。”


晚会精彩瞬间


筹备精益求精   演职人员致力呈现最美现场

当晚会圆满落幕时,作为晚会执行导演兼主持人的高涵老师松了一口气,晚会的成功离不开台上台下所有人的付出,“时间紧迫、责任重大、倍感光荣”高涵用这几个词来形容她的感受。

舞台剧《青春的路标》取材于1949年时牺牲的两位上理校友——19岁的蒋传宗和20岁的孙龙昌。该节目负责人殷洁如介绍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两位校友也牺牲70周年,他们牺牲的时候正好是我们这样的青春年华,我们想用宣讲的方式把他们串联起来,来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有了这个构思以后,主创人员不停地往返于校档案馆及相关历史纪念馆,翻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最终基于史实创作了这个节目,剧中很多人物的台词都是有历史依据的。

为本场晚会“量身定制”的新媒体舞蹈作品《连接未来》通过酷炫的灯光、闪闪发光的服装,以满满的科技感赚足了观众的眼球,来自校团委大学生艺术团的演员周鸿磊分享了他在筹备过程中的故事。“最大的问题是时间紧迫,为了完美呈现节目效果,关键就在于屏幕视频的感官效果及人和屏幕的精准互动,因此契合度十分重要。”表演团队利用每天晚课后和周末的时间,紧锣密鼓地编排动作,和大屏幕踩点、配合,根据演员们的身体情况实时调整排练强度。

演出的“精致”体现在一个个细节上,对于幕后人员也不例外。临开演的前一周,格致堂308的办公室每晚都灯火通明到深夜,单就一个开场视频,就修改了近10遍,仅仅改一个文字就要再渲染2个小时。整场晚会的筹备工作要克服人员协调、场地安排、演员时间、校区距离等诸多问题,然而主创人员不但在细节上追求精益求精,更是在策划上加强思想引领。“我们满怀激情地综合运用多种舞台艺术形式,讲述了上理人与祖国共命运、共成长、共奋进的精彩故事,这是对70年来一代代上理人接力奋斗的生动演绎,也是对上理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书写好教育奋进之笔、戮力同心建设高水平的完美诠释,我们希望它成为一堂生动的思政大课。”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叶磊说道。


晚会现场气氛热烈


校领导与演职人员合影留念


供稿:党委宣传部

文:董真、刘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