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地实践,“云上”实践,就近就便,加强动态安全管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总体形势下,学校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咣当~咣当~咣当~”随着暑期社会实践的“上理号”列车的疾驰,理宝们奔赴祖国大江南北:上海、贵州、西藏……他们在哪些站台停留,又留下怎样的青春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担当站:从工科实验室走进“窗口”部门
从工科实验室走进“窗口”部门服务老百姓,这个暑假,光电学院的孙宇翔感受到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肩负的“担子”。在闵行笃行活动中,他被分配到闵行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下属的确权中心,负责柜台和审核等工作。“在审核工作中,由于涉及上万甚至百万的不动产交易,我们非常用心地检查,不敢有一丝怠慢。”
产调、变更、抵押注销、中止证明……这些专业术语被孙宇翔清清楚楚地写在了自己手机的备忘录上。在“窗口”工作,由于没有专业工作经验,他更多时候都是边学边做,用心记下每种业务所办理的流程、所需材料等相关信息。
志愿活动为期四周,从开始的生疏、每一处都需要向各方确认,到渐渐上手并能独自进行一些简单的审查,孙宇翔直言“走出了所学专业的舒适区,走进挑战区”,不仅假期生活丰富了起来,自己也得到了历练和成长。“现在能够耐心地倾听老百姓的需求,并找到对应的方式去帮助他们,在待人处事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也更加感受到基层工作人员的不易,以后要更加努力地学习专业知识,肩负起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孙宇翔感言道。
孙宇翔在“窗口”部门工作
责任站:为家乡脱贫攻坚贡献青春力量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如何因地制宜带动当地稳步脱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带着这些问题,管理学院的7名同学在各自的家乡进行了调研走访。甘肃、贵州、海南、宁夏、山西、四川……在不同的乡村中,团队深入了解当地的扶贫脱贫情况,探讨地方精准脱贫特色做法。
“考虑到疫情,我们团队选择就近实地考察。”队长黄宇灵说:“虽然我们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没有见面,但会定期进行通话和线上会议,一起讨论当地乡村的脱贫情况和特色做法。”贫有百样,困有千种,致贫致困原因各村、各户各不相同,为了能够更加精准地调研脱贫情况,团队在问卷设计环节遇到了难题。“不同的问卷受众不一样,两份侧重点不同的问卷,在实践的过程中,工作量还是挺大的,但是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我们还是完成了,就是想把工作做得更扎实。”
产业、健康、教育等各项措施落地落实,企业带动、金融支持、技能培训……在实地走访中,看得见的是越来越好的村貌,是若干贫困户的命运被改写,这也让每一个队员都感触颇多。“我寻访的村子45户人家已经全部脱贫。我们之前并不了解扶贫工作是怎么展开的,去村子里跟着村支书寻访,发现当地的工作人员熟悉每家人的情况。其实很多工作都像脱贫攻坚一样,讲责任更讲感情,一定可以把工作做好。”黄宇灵说道。
团队成员采访当地村民
奉献站:做日喀则的小小宣传员
远处的群山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仿佛一幅绝美的油画,淳朴的藏民同胞笑容可掬,这里是西藏的日喀则市,也是机械工程学院的光成方毕业后选择奋斗的地方。目前,他在日喀则市团委青少年工作科兼大学生西部计划日喀则市项目办工作,主要负责日喀则团市委官方微信公众号“青年日喀则”的管理和运营,青少年基金会秘书处相关工作以及青年大学习、青年讲师团等各类宣传工作。
想做好日喀则的一名小小“宣传员”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日喀则市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走路稍快一些都会大喘气,夜晚更是心跳急促地难以入眠;文化差异和语言不通,使得文稿书写需要更加严谨,关键部分要进行藏汉双语说明……“对我而言,这些是挑战,更是历练的机会,在校期间我就曾担任机械工程学院团委组织部成员,我也对青年工作充满热情,希望能将个人的成长融入西部的发展中去。”光成方感言道。
几天前,光成方刚刚参加了“七彩假期,格桑花开”看望留守儿童活动,前往日喀则市桑珠孜区聂日雄乡,看望了当地一所寄宿制学校内的留守儿童,这也更加坚定了他的选择。“看到小朋友们用稚嫩的小手在信纸上写出对父母的爱和思念,我感慨万千,希望能尽自己的努力,宣传好政府的政策,帮助这些小朋友和当地老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这也是我选择成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初衷。”
工作中的光成方
供稿:新闻中心、校团委
文:李卉云、穆光婕、陈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