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艺融合、向美而行 ——学校举办第二届“沪江通识教育论坛”

发布时间:2022-10-31浏览次数:208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号召,继续发挥我校在通识教育领域的优势,第二届“沪江通识教育论坛”于10月29日在校图文信息中心第一会议室召开。本届论坛以“科艺融合、向美而行”为主题,探讨新时代理工科高校美育的理论、路径和方法,论坛由副校长张华主持,校党委书记吴坚勇出席论坛并发表讲话。复旦大学中文系汪涌豪教授,上海大学音乐学院院长王勇教授、上海博物馆原馆长杨志刚教授、上海戏剧学院张生泉教授、上海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卫东作为特邀嘉宾在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沪江学院特聘院长顾云深,常务副院长、书记陈红,沪江学院特聘教授、复旦大学中文系殷寄明教授出席并分别主持、点评主题演讲及主题报告,学校教务处、党办、团委以及出版印刷与艺术学院等相关部门负责人、沪江学院全体教师一同与会。

吴坚勇在讲话中提出,“美育”是五育并举的重要一环,其实践的逻辑起点在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主要目的在于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帮助学生提升审美和人文素养,更好塑造高尚人格,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好美育工作,要遵循美育特点、符合美育规律,实现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吸收与内化,这是美育的基本原则。他指出,对于理工科大学而言,需要在兼顾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的基础上,打造符合理工科大学人才培养特点的美育工作体系;一方面要遵循美育的一般规律,融入式、嵌入式开展美育工作,另一方面要结合理工科大学的办学特点,探索适合自身的美育规律。在美育教学、课程体系、实践活动、科学研究等各方面,不断促进科技与艺术的深度融合,全面打造独具理工科大学魅力的个性特质。他强调我校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美育工作,坚持把美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为全面贯彻国家及上海市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有关精神,2022年学校党委制定出台《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成立了美育工作委员会和美育中心,不断健全具有上理特色的美育工作体系,持续提升学校育人成效和水平。

在嘉宾主题演讲环节,汪涌豪教授以“理工科高校的审美教育更须突出人文维度”为题发表演讲,他提出在理工科高校推进美育教学更须回归美育的本义,实现感性的伸张和理性的解放,使生物的人发展为社会的人并最终成为更和谐健全的全面发展的人。王勇教授以“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美育音乐教育传播案例分享”为题,回溯了他做音乐美育多年来的成功案例,从实证的角度验证了美育对于涵养人的心灵、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杨志刚教授以“艺术与科学如何在山顶相遇——以艺术博物馆的美育涵养为讨论重点”为题,论证了博物馆在培育和提升社会审美能力方面不可或缺的作用,而美育不仅仅关乎“美”,还关联“真”和“善”,推动着艺术和科学整体、和谐的发展。张生泉教授以“守正创新、形神兼备——为培养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建设者而努力”为题发表演讲,他从“向善敬畏、向美而行的育人理念”、“形神兼备、知行合一的育人路径”、“强国有我、不辱使命的育人态度”三个角度论述了戏剧美育这种形式在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建设者方面的独特作用。张卫东以“小议书法美学”为题,用结合书法作品赏析的方式,论述了书法这一艺术门类在浓缩历史人文、寄寓创作情感、实现审美共情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主题报告环节,来自上海理工大学的青年教师们结合自己的专业与教学实践进行了理论探讨,沪江学院的刘永博士、杨惠玲教授、李花副教授、董剑戟讲师、潘薇薇博士、翟墨博士以及来自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的谌涛副教授分别作了题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维结构视域中的美育实践探索——以上海理工大学沪江学院为例”、“理工科高校《史记》导读课程中渗透美育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理工科院校美育的现状及路径探析”、“对理工科高校书法美育的几点思考”、“汉字文化教学中的美育进路及内容初探”、“人文通识教学中的美育实践”以及“面向智能制造的综合性大学跨学科创新教学——设计思路引领的新范式”的学术报告,彰显我校美育教学理论研究水平和美育实践的深度。

本次论坛的召开适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庆祝我校116周年校庆之际,作为学校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教育思想的具体举措以及对我校高水平大学建设成果的展示,沪江通识教育论坛将继续发挥在立德树人、培养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者方面的独特作用,突显我校的办学特色及育人特长。

顾云深、陈红、殷寄明分别进行点评

汪涌豪做主题演讲

 

王勇做主题演讲

 

杨志刚做主题演讲

 

张生泉做主题演讲

 

张卫东做主题演讲

 

上海理工大学青年教师做专题报告

 

与会领导嘉宾合影留念


供稿:沪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