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树立典型、表彰先进,集中展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上海青年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引领全市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上海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青春力量,根据《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评选2022年度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的通知》(沪团委联〔2022〕20号)文件要求,决定开展我校2022年度“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评选工作。
经集体、个人申报,机关党委、学院推荐,学校评审小组评审,现将我校推荐2022年度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青年五四奖章个人候选对象予以公示。候选对象按评审结果排序公示,如有不同意见,请于公示期间向校团委反馈。
一、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集体)
1.上海理工大学工程热物理青年团队
上海理工大学工程热物理青年团队承担本科和研究生的教学、实践、毕业实习以及科研等各环节教研任务,开设不同层次的课程10余门,承担国家一流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及精品共享课程1门、上海市级精品课程3门及上海市重点课程的建设工作,教学队伍被评为“国家级热工教学团队”。该团队青年比例61.5%,曾获评上海市“工人先锋号”、“2021年度上海理工大学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市级和校级教学奖励23项,省部级及机械工业联合会科技奖8项,各类荣誉称号24项,指导学生获得“互联网+”全国银奖及其他竞赛奖30项;团队成员近几年承担国家及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余项,发表SCI论文百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
2.上海理工大学城市能源互联网与智能装备青年团队
上海理工大学城市能源互联网与智能装备青年团队紧跟城市能源互联网技术与电力智能装备制造方向前沿技术与重大需求,立足上海辐射全国,建设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上海市应用型本科专业,多次承担世界技能大赛的指导与裁判工作;建设上海新能源智能运维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与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共建上海市中小型电机及系统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团队青年比例72%。团队荣获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1项,培养上海市级科技人才8名,出版教材著作6部;指导学生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1项,挑战杯、数学建模竞赛等奖项100余项。
二、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个人)
1.刘婷
校团委专职团干部、校学生会和研究生会秘书长。组织校“青科协”举办科创赛事,连续4年带队参加“挑战杯”比赛获省部级及以上各项成绩共70余项,其中19年实现了大挑全国一等奖的突破、20年首获小挑全国优秀组织奖、2020年“互联网+”全国赛红旅赛道获得2银的历史最好成绩,个人也多次荣获市级挑战杯的“杰出工作奖”。认真参与科创项目的指导,曾获全国大挑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全国小挑银奖1项,全国“互联网+”大赛金奖1项银奖1项。大力推动学生会组织改革,打造校院联建新成效,落实“我为同学做实事”,指导校会和研究生会在2021年市学联的高校年度评估考核中夺得双料第一;指导学生社团获评“全国高校百强学生社团”和“2022年度上海市高校标杆社团”。疫情期间,统筹规划核酸检测的有序开展与物资供应保障,组建由学生骨干组成的志愿者队伍,累计辅助核酸检测人数超百万余次。
2.季云峰
上海市浦江人才,上海市“3310计划”海外高层次双创人才,上海市记功奖励人员,昆山市双创领军人才,乒乓球国家一级运动员。疫情期间,多次参与社区抗疫志愿者,作为班主任协调学生起居并时刻观测心理状态,并入校参与抗疫志愿服务。牵头研制乒乓球机器人小丘,以连续对打6241次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乒乓球人机对战中连续对打次数最多。牵头制定首个《乒乓球机器人》标准,申请/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发表国际机器人顶级会议4篇、SCI等核心论文50余篇;近三年作为第一指导老师获得互联网+大赛全国金奖和银奖,Robocom大赛全国一等奖等10余项国家级荣誉。
3.岳学峥
从事航空航天3D打印研究、3D打印医用金属材料等领域的研究。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项目,军民融合重点项目,上海市研究生会项目,上海市科委项目,上海理工-瑞金医院、上海理工-上海九院和上海理工大-长征医院医工交叉合作项目,曾获2016年中国政府奖学金、2019年上海市青年科技人才、2021年度上海理工大学青年五四奖章,入选上海理工大学“思学计划”、“志远计划”、“乘风计划”。在国内外著名杂志上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指导学生荣获省部级以上科创竞赛奖项30余项。校园防疫保卫战期间,参与转运工作并担任驻楼楼长,坚守抗疫一线84天。
公示时间:2022年12月16日至2022年12月22日
联系人:刘旭洋
联系电话:55270164
邮箱:tuanwei@usst.edu.cn
共青团上海理工大学委员会
2022年12月1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