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2023-2024学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风采展

发布时间:2025-02-19浏览次数:10

以榜样之光,照奋进之路。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学生工作部(处)开展“国奖榜样,追梦领航”先进典型风采展示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融合传播模式,将46位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的成长故事化作育人星火,在隆冬时节点燃校园奋进热情。活动累计覆盖师生及家长近2万人次,形成多维育人磁场。

三维矩阵 构筑育人同心圆

在基础学院教学区,2000余师生流连于星光长廊。图文并茂的展板上,既有重量级奖励荣誉展示,也有“科研逆袭”等成长叙事。正值期末冲刺阶段,2024级智能化智造类专业闫弈为同学感慨:“学长们的时间管理法和错题复盘策略,像及时雨缓解了备考焦虑。”2024级电子信息类专业李彩云同学感慨:“这些优秀学长的事迹告诉我们,大学学业不仅仅是课本,还要参与科研和实践,培养综合素质。”

线上传播同样精彩纷呈,“上理资助”微信公众号打造的“国奖榜样”专栏,连续30天推出人物特辑,1.5万+次点击量背后,是“00后”学子“朋辈偶像”的破圈传播。根据国奖获得者事迹特别设计的电子海报,三百多位新生家长观看,纷纷为学校人才培养点赞,促进家校协同育人。

成长密码 激活成长生态

本年度46位获奖者呈现多元化成长图谱: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石悦言,选修物理系光学理论课程时留下100多页的课堂笔记,见证了她的刻苦和勤奋。今年,她以81门课程平均93分以上的好成绩,直升复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机械工程学院陆炜翌,高考后的暑假自主学习高等数学,在大学期间积极参与科研项目与竞赛活动获得诸多奖项,以第一作者撰写科研论文,获得上海科技大学工程博士的录取资格;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陈丽娜,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视为人生格言,她一步一个脚印,从专业排名34名攀登至第7名,获得4项省级、国家级奖项,最终获得了免试直升的资格。

“这不是单纯的事迹展示,而是可复制的成长方法论”,基础学院党委书记李琴表示。每位获奖者的“成长锦囊”,对于大一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困难、迷茫、困惑给出了有价值的答题思路和方法,希望“总有一款适合你”!

学生处原处长何炉进表示:“国奖获得者是学生身边的榜样,让优秀看得见、够得着、学得会。”这种浸润式朋辈教育新模式,正悄悄构建起“示范—带动—超越”的成长链式反应。接下来,学校将建立国奖学子成长档案库,继续开发“榜样经验转化”实践活动,持续释放育人效能。

基础学院同学们观看展板

“上理资助”微信公众号线上系列展示


供稿:学生工作部(处)、基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