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促发展】放权赋能、AI助力,实现学院和部门的双向奔赴

发布时间:2025-03-06浏览次数:153

随着签字笔在纸上沙沙作响,一份份对院长们来说“份量”比往年更重些的绩效目标责任书,完成了“面世”程序,成为2025年学院建设发展的“责任状”。一同签署责任状的,还有职能部处的负责人,这对他们来说还是头一回,由此也正式拉开了“全员全机构考核”的帷幕:不管身处学院还是部门,是教学科研岗还是管理服务岗,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大家都同处一个“考场”,须答好同一张“考卷”。

就在3月5日召开的2025年春季学期干部教师大会上,校领导与所有学院(部)和职能部处负责人签署了绩效目标责任书。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书,是年度任务清单,更是对在上理工这艘劈波斩浪、奋楫前行的航船上,勠力提升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的庄重承诺。与往年些许不同的是,这份任务清单在赋予学院更多自主权的同时,也向学院明确了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中“强服务能力、强贡献程度”的价值导向。如往年部分学院呼吁较多的分类考核,今年有了更大动作。

以往是所有学院在同一个赛道内赛跑,今年则根据学院学科发展现状和在学校总体发展中承担任务的不同,把所有学院(部)分成工管类、文理类和教学类,这样同一类型的学院就有了自己的“专属赛道”,从而引导各学院以个性化发展创优势、以服务贡献求资源,在激励部分教师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勇担急难险重任务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公共基础课教师的积极性。

另一项重要的改革就是在资源配置方面加大放权力度,也就是“一院一策”深化改革,以更好地平衡校院之间责权利关系,让学院充分发挥办学自主权。如在人才引进方面,对于学科领军人才,依然是“学院引才,学校发薪”;对学院建设发展确需的、具有良好发展潜质的青年人才,探索实施薪酬“校院分担”,目的就是引导学院引进真正适配学院未来发展方向、堪当某一领域发展重任的人才。

更多的改革还在路上,包括推动校院两级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试点二级学院能源、水资源收费,探索实施“常态化支持+竞争获取”的经费投入模式等等,真正落实“院为实体”,最大程度激发办学活力。

保障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有高质量服务、高水平管理。今年学校党政工作要点明确指出,要持续优化服务型机关建设,聚焦中心工作,“推进服务下沉”。针对服务型机关建设和职能部门分类考核的办法将陆续出台。一方面是提升服务效率和管理质量,另一方面是有限的人员编制和资源投入?怎么办?向科技要生产力、向AI要效率,以智慧校园建设深度赋能,提升服务管理数智水平。具体到业务办理来说,就是以师生需求为牵引,整合跨部门办事事项,以“上理数智大脑+DeepSeek+上理数字人”为技术支撑,实现若干高频一件事“一次办成”,让大家在人工智能的助力下,从繁琐重复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精力投入创造性工作。

同时我们也要深入思考,做好各项工作的关键在人,始终不能忘记,任何时候都要充分动员人之智服务人之全面发展,而不是陷入数据困境和信息茧房,让算法蚕食“以人为本”的初心。


供稿:新闻中心

文:张炜